在昨夜的時候, 也不是沒有聽這些後世女子說背誦詩文的事情,但當時呈現出來的內容顯然是與《嶽陽樓記》、《醉翁亭記》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如今神跡內卻說……她們都要背誦?

不論是歐陽修還是範仲淹都對此不能理解, 甚至是知道這些詞的人們也不能理解, 怎麼這些後世之人什麼都背誦啊?!難道不能自己去寫嗎?

而處於還沒有寫這些詞的時間裏,被提到的範仲淹以及歐陽修都有些驚異。隻是在驚訝過後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雖然他們寫的東西被流傳於後世, 但是這種流傳方法還真的挺讓人複雜。

以至於他們忍不住懷疑寫的其他東西該不會也都背誦吧!?

不過, 也有些人對於此事持以隨意的態度,畢竟也不能阻止她們去背誦, 就是有一點希望別什麼都背誦。

在他們看來, 寫下來的東西其實也沒有什麼值得背誦的地方, 就是寫寫自己的感想, 應邀朋友做作賦一首, 亦或者是日記啥的。

隻是, 這樣的想法說出去以後,卻被人表示:“想多了,你怎麼能肯定自己寫的東西會被背誦呢?”

但不管怎麼樣, 反正是有些許人對於神跡內浮現出來的內容感覺到心動。實在是從某種程度上去講, 也算是名留青史。

【觀湛水:確實, 不止是要背誦, 還要翻譯其中的意思不說。有時候

又讓你做閱讀理解, 整篇文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當時的政治背景是怎麼樣的, 體現了作者的什麼心情。描寫的那些景色是在暗喻什麼,寫那句話又有什麼作用?它為什麼要那麼寫?作者那麼寫代表了什麼?總之是各種各種的問題,我都懷疑將這些問題拋給歐陽修、範仲淹等人, 他們也會覺得奇怪。】

【未央:就像是歐陽修和範仲淹寫的《醉翁亭記》、《嶽陽樓記》, 它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區別?反正可以說是作者本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寫出來居然還有那層意思,他隻不過是寫個景色,怎麼就有別的意義了呢?】

盡管神跡沒有將整體的問題說出來,但通過她們描述的那些內容,範仲淹、歐陽修等人心裏也有點無奈。

在後世,他們寫的文章竟然演變成如此的情況來嗎?實在是叫人哭笑不得。

有些人則是目瞪口呆,忍不住感歎:後世真是恐怖如斯!

若是要讓他們去解析,他們也有可能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於是,一些熟悉的人便找到相關的人詢問道:“你寫它的時候是什麼心情呢?有什麼用意嗎?”

待被問其中的用意時,對方非常坦然的表示:“我隻是覺得有必要留下資料,這樣後世想要了解的時候,就會變得方便許多。”

對此,作為詩詞作者的當事人表示:“也沒什麼意思,就單純覺得景色好看。”

在說著這

些話的時候,他一點都沒有關注神跡內發生的事。

【莯沐溪:真的,感覺像是噩夢。這些人寫就寫了罷,怎麼還寫那麼長。想到初高中背誦的課文,什麼《嶽陽樓記》《醉翁亭記》,還有什麼《出師表》《過秦論》《滕王閣序》《逍遙遊》《蜀道難》《離騷》《蘭亭集序》等等,實在太多了。】

【雩風:現在想想,我都挺驚訝我高中的時候怎麼能夠背下那麼多的文,如果要讓我如今再去背誦估計都沒辦法背出來。這就導致我每到這種時候就很羨慕過目不忘的能力,世界上人那麼多,怎麼就不能多我一個!要是我有這種能力,真的就不用愁了。哪裏會像如今背課文,突然就卡殼了。】

這樣的話簡直是讓大部分的古代學子共情了,他們要是也有那樣的能力就好了。想到一些人不僅天賦出眾,實力也很強,他們簡直就像是陪襯性的存在。哪怕是努力,也趕不上對方。

不過,也有些人認為沒有必要與那些人去比較。他們的天賦是羨慕不來的,與其將時間花費在上麵,還不如將時間用來提高自己。努力是不會有錯誤的,就算一日不行,不代表日日不行。

而且,神跡裏列舉出來的那些文章或許可以在空閑的時間去閱讀一番,說不得會有什麼收獲。

【故裏:早都還給老師了,老師知道了也要痛哭流淚,但沒有辦法。也幸好我們沒有活

在古代,我記得古代考科舉的那些人就算考上了好像每隔段時間就要去認證,可以說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了。】

【考研上岸藥大等我:落得古代看繁體字真會頭禿,若是落到前麵的朝代,那些字更是看不懂,或許會直接變成文盲。一想到那樣的情況,立刻哭死。這種時候你再有點超越時代的能力,但因為你不會寫字,也不認識字,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