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他們所處的朝代, 如若遇到這般的情況,早就動手了。哪裏會讓他們繼續殘害百姓?
真真是令人費解, 這宋朝的皇帝到底是有多麼大的魅力才能夠讓它經曆了一次又一次恥辱還任由它持續下去, 變得長久不息。
不懂、不懂。
搖搖頭歎息,他們怎麼就沒有如此百姓呢?要是他們的治下也能夠像宋朝的這些百姓懂事,也就不會擁有那麼多的煩心事了。
旋即, 他們又提起心緒, 將視線移到神跡,繼續看著那些內容。
隻是越看越讓人心情不好, 怎麼那些宋朝皇帝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有那個時間去幹這事, 不能幹點別的嗎。
不知自己被羨慕的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卻覺得他們的行為沒有多大的問題。
就僅從黃河改道的事情來看, 他們覺得若是能夠讓黃河改道, 那麼不管是與遼國的戰爭還是百姓的生活, 都會變好許多。
尤其是與遼國的戰爭, 黃河的流向要是能從河南等地變為河北那邊,遼國絕對可以受到折磨。在這樣的折磨之下,之後宋朝與遼國的戰爭便會獲勝。
而且, 黃河改道以後, 在附近居住的人受到的危害也會減少。畢竟, 不管是黃河會帶來的自然災害, 還是以黃河為界的戰爭所帶來的破壞, 真的是需要維護治理。
結果, 神跡內的那些後世之人認為非常的不妥當。
【愛美食的胖
魚:嗐, 隻能怪他們想的太好了。或許他們所覺得自己能夠解決這事可以名留青史,畢竟前麵的朝代都沒有搞好,若是他們處理好了, 豈不是件大功勞?】
【司馬撒嬌段老狗:但他根本就不知道, 也不對,或許是知道,隻是心裏麵卻被大餡餅給填的滿滿當當。】
當然,如果這餡餅成功的被解決了,還沒啥。可失敗過一次、兩次,還來第三次,著實是固執死了。
怎麼就那麼固執呢?都說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結果宋朝皇帝連續三次還都不甘心。
歎氣.jpg
各朝代的人真的有點不知道說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隻能暫且的擱置情緒望著神跡。
【拉尼亞凱亞:當然,覺得黃河水量過大會使得哪天洪水泛濫所以想要治理黃河是件好事。但是改道這種事情真的不可取,比如說在宋仁宗時期文彥博建議使用一條叫六塔河的小河流去分擔黃河的流量,認為這樣不僅能讓黃河最終入海口處可以恢複正常,也能夠防止黃河洪水泛濫。】
“六塔河?河南那邊?”看著這條河的名字,李世民不由得皺起眉頭,“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河流的寬度要比黃河小許多吧!?讓它來分擔黃河的流量,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吧?”
聽到他的話,長孫無忌點頭讚同道:“黃河的衝擊力和速度以六塔河的承載力是沒有辦法順利進行下去的。”
似乎
是為了證明他的說法,神跡內又迅速的浮現出相應的內容。
【拉尼亞凱亞:忽略掉其他的因素,僅從本意上去看,我想要防止洪水泛濫,所以就想著用別的河流來分擔力量。
就像是我自己建造一個房屋需要好長時間,那麼我將任務分配給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用不了幾天就建造起來。但是,如果分配給任務的對象都是小孩子,最後房屋沒有建造好,小孩子也受傷啦,你作為分擔任務的人還要給小孩子賠償,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換回黃河與六塔河身上,對於黃河來說,六塔河就是個小孩子,它的寬度隻有黃河的五分之一,在力量和承載力上麵根本沒有辦法像黃河那樣。黃河本身是個“大人”,它的力量要比“小孩子”六塔河大很多,而它的流速和衝擊力更是以六塔河的狀態承受不了的。
若是強行去承擔不屬於自己的力量,那麼不僅不會成功,還會讓六塔河崩潰,甚至是使得在它附近居住的百姓遭受突如其來的洪水襲擊。要是嚴重點,很可能淹沒整個河北。
為了不讓發生這種情況,歐陽修與河北的水利專家為代表進行勸說,結果作為宰相的文彥博不僅沒有聽他們的勸解,還一心要幹番大事業。
於是結果可想而知,六塔河決堤剛竣工沒幾天就發生了潰堤,使得本來是良田的土地瞬間變成了沼澤不說,還讓那裏的很多百姓失去
了生命。】
河北的百姓:?
雖然已經從神跡內前麵的內容得知黃河改道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但沒有想到來的這麼快。
良田變成沼澤?不管是百姓還是其他為民著想的人在看見這樣的內容還是格外的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