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 隨著想法深入更覺得如此。要不然為什麼非要立侄子不想要立兒子呢?如果他們處於那個位置上,絕對會想著讓兒子繼位, 不管怎麼樣, 兒子和侄子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哪怕侄子是當親子養大的,但也不是親生兒子。

當然,要是有很多的兒子, 所以不喜歡這個兒子便想要立侄子成為太子也是能夠理解的……才怪, 依舊想不通。

即便他們在神跡內看到過很多的信息,為什麼唐德宗對待侄子的態度那麼好, 還是不明白。畢竟, 親生兒子的能力也不差。

若是能力真的比不過侄子, 或許還可以理解。實在是能力問題真的沒有辦法處理, 隻能從別的方法解決。

所以, 能夠說的清楚的便是唐德宗真正的兒子便是身為舒王的侄子。可是, 神跡內也明確的說明了,太子才是唐德宗的兒子。那麼,難道真的是唐德宗和他兄弟之間感情深厚才一直想要立他兒子為太子, 讓他繼位嗎?

怎麼想還是想不明白啊!

卻也有人想的很明白, 還覺得這樣的男人很多。比如前麵提到的那個宋仁宗非要將女兒嫁給他表弟, 哪怕他女兒受了折磨也要兩人在一起。

盡管在他們兩個人身上發生的事情有所不同, 卻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且, 還有點像是那些後世之人所說的“臥龍鳳雛”。

同一時間, 想到這裏的她們便看

見了投影前也浮現出類似的內容。

【觀湛水:莫名間, 真覺得宋仁宗與唐德宗處於先後順序運氣真的不錯啊!可以說和臥龍鳳雛沒有什麼區別了。在這種對待親戚的關係上,想法都是那麼的特別。】

【小寧寧:或許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特別,自己隻不過是表達感情真摯、熱烈而已。】

【鳳棲梧:姐妹, 你不要這麼說了, 搞得我有點起雞皮疙瘩。】

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的古代人們看著神跡內的後世之人如此有點疑惑,雖然是有點肉麻,但整體上感覺還不錯。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管是宋仁宗還是唐德宗在對待親人的問題上確實是熱情。也隻有熱情,他們才那麼執著。

若是換成對這感情不怎麼深厚的人去對待,必然不會這樣。

不過,“臥龍鳳雛”還真是……

讓人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身為三國時期的真臥龍鳳雛也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在神跡內一次次的那麼形容過後,讓他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必要改一個稱號了呢?

可是想想就算想改又能夠怎麼改呢?

最後,他們忍不住歎了口氣,決定不再去想這些。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個鬼:既然不想說了,那我們接著聊唐德宗的事情。前麵是說唐德宗想要廢太子,認為太子參與巫蠱之事了,可實際上太子跟這件事沒有關係。

當然,在一些人的眼裏卻不那麼認為,因為事

情源於李誦也就是太子的丈母娘郜國大長公主,最初下嫁給裴徽,等裴徽死了以後又嫁給蕭升,兩人生下個女兒蕭氏,而蕭氏在之後成為了太子妃。

後又因郜國大長公主在丈夫死亡後,跟著一些人來往,以至於傳出醜聞。又加上蕭氏住在皇宮,郜國大長公主時常來往於東宮。

於是,就有人借此來狀告郜國大長公主□□,以及製作巫蠱娃娃詛咒李適早登極樂,太子可以早點繼位,她能早點成為皇帝嶽母。本來,郜國大長公主是要為兒子寫禱文,結果沒想到成為這樣了。

而李適也沒有探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總之是在聽了太子的嶽母詛咒他,擁立太子的話以後非常的生氣,畢竟在漢武帝時期就發生過巫蠱之禍,會發生這種事情通常是與謀反相關聯的。所以,他有些懷疑太子也參與其中。

於是,他不僅將郜國長公主的那幾個情人杖殺和流放之外,還將她的幾個兒子囚禁。甚至拿著此事來訓斥太子。這讓李誦嚇的不輕,哪怕他沒有幹那個事情,但也說不清,便跟太子妃蕭氏和離。

而唐德宗害怕蕭氏懷恨在心,便想著要殺死她。結果還不等他實施計劃,郜國公主死亡了。

隻是事情還沒結束,就是前麵提到的德宗要借此來廢太子,被李泌給狂懟了,還說出他兒子隻有太子一個人。德宗也非常生氣,就質問李泌:“誰跟你說舒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