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處於漢朝以後的人見此不由得挑眉或皺眉, 亦或者是讚賞,態度皆為不同。
其中朱元璋批評其“屑屑於細故, 未免苛察。”
聽著這樣的話, 朱樉吐槽道:“看來爹的好心情又回來了。”
在場的人都明白,如果神跡內出現的皇帝是他們大明的,朱元璋的態度肯定不是如此。
不過, 想著現在準備進行的皇帝, 那麼下一個會不會就是大明的呢?
回憶上午時講述的情況,還真的有這樣的可能性。
一時之間, 朱樉開始猜想如果漢明帝結束後, 新皇帝會是誰呢?
他爹?還是老四?亦或者是老四的兒子?
除此之外, 好像也有可能是他大哥的庶子?前麵提到過的那個建文帝?
當然, 也有可能是其他提到的明朝皇帝的父兄?
就這樣, 隨著想法的深入, 朱樉逐漸陷入思考中。
站在一旁的朱棣還有其他的人看他這樣子皺了皺眉毛,後又把視線放回神跡投影。
【白衣:漢明帝?感覺有點不認識。】
【瓏夏:如果我提秀兒你估計就認識了,這位漢明帝就是劉秀和陰麗華的兒子。】
【拉尼亞凱亞:誒~秀兒啊!不過, 雖然對秀兒和陰麗華認識, 對他們的兒子還是沒多少印象。】
劉秀?觀看投影的各朝代之人注視到這個名字, 腦海裏瞬間回想起在昨日的時候神跡就提過幾次。
以當時那些後世之人的語氣, 完全可以
從中感受到她們對其印象不錯。
隻是, 也就印象不錯, 更多的信息沒有詳細講述。
又加上她們提到的內容多而繁雜, 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別的。比如,那稀奇古怪的稱呼。
而今,這些後世之人主動提起他, 是否會詳細的說明呢?
就在他們想著這問題的時候, 又看向神跡內顯示的內容,發現好多都是在說對“劉莊”不熟悉。
也有些則是表明好像在劉莊的身上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內容。
【不思:感覺好像真的找不出來什麼東西,如果非要一些事情拿出來指摘,似乎也就是說他在小事上過於苛刻?比如,我記得什麼時候看過的事情是說:有次西域使者來朝拜,這讓漢明帝感到非常的高興,於是就下令賞賜給對方十匹絲綢。結果,負責登記這事的尚書郎給寫成了一百匹。以至於漢明帝看到這賬本後,非常的生氣,便讓尚書郎進殿,當場拿著大棒狠狠地揍去,予以懲罰。】
【愛美食的胖魚:笑死,親自上手去揍官員。】
【雨墨青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的就是我的,絕對不能多給。高情商的說法:注意細節;低情商的說法:太摳門了。】
“這叫摳門嗎?!”原本想要說點什麼的人瞧著這樣的形容頓時皺起眉頭,難道做事情不該嚴謹認真嗎?
畢竟,這次能夠多送出去九十匹絲綢,下次也多送出去幾十匹絲綢,這樣
來來回回,隨著次數增加,小數目也會變成大數目。
而且,身為官員,在這種事情上麵都不注意,那是不是意味著在其他地方也會存在著疏漏呢?從小問題上麵去看待大問題。甚至,這不僅僅是多幾十匹絲綢的問題。
如果對於此事不在意,那麼其他地方的人來覲見,是否也要給他們幾十匹上百匹的絲綢亦或者是別的東西呢?
卻也有些人認為劉莊太過精明了,作為皇帝如此精明,會使得底下的官員難以生活。雖然細致不錯,可是將幾十匹綢緞就看的那麼重要,著實有失帝王風範。
若是其他身份的人,這樣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太好,但也沒什麼。但是,皇帝過於小氣,會讓人看不上眼。
【雩風:這樣的行為我有點不知道怎麼說,畢竟太大方了,就像是宋朝的那種大方方法,著實讓人覺得不妥當。當然,這樣的皇帝估計所有人都喜歡。畢竟,上麵的人大方,下麵的人可以斂到很多財。】
【瓏夏:確實,相當於白賺。甚至還會將領導給看成大肥羊,走出去誇誇領導。而漢明帝這樣,也怨不得被人批判。說過於小氣,比如老朱就說過“屑屑於細故,未免苛察。”覺得漢明帝太過嚴切,把小事看的太過重要。】
【故裏:笑死,就他官員貪汙超過60兩就要扒皮的行為,還說這種話呢?】
“這件事情是不是過不去了?”朱棢看著投影內
又顯現出貪汙扒皮的內容,忍不住說道。
對此,朱元璋認為沒有任何的問題,“難道那些貪汙的人不該處理嗎?而且,貪汙跟賞賜明顯有很大區別吧?!”
他覺得這些後世之人對待他還是有偏頗存在的,在昨日的時候就有發現,雖然她們提起他時,也不是什麼特別壞的印象,但語氣和文字給人的感覺都是對他充滿嫌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