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這也不影響大家的心情。
[今天吃什麼:我也以為開始好久了,沒想到還沒有開始。]
[蘇寂靜:這也說明吳起的這事情很值得探討啊, 基本上提起吳起就會想到吳起殺妻的事情, 認為他為了功名就可以隨便殺掉妻子。若韓非記載的吳起休妻才是真實的事情,那不得不說吳起的名譽真的受到嚴重侵犯了,放到現在是可以告名譽權的。]
[玥曦:就說以前是不是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也忘記了什麼時候在哪個新聞上看過說是一名老師因為派係鬥爭就被誣陷□□女學生, 還被開除了教師公職。這位老師花幾十年為自己證明清白, 卻沒有任何的用處。]
“這種事情很歹毒啊!”各朝代的人們聽見投影裏麵傳來的聲音不得不感慨,如果這事放在他們的身上, 也不代表能夠躲避過去。
但很快的, 他們回過神來, 以他們教授學生的情況來說, 這種事情不太可能遇到。先不說學生都是男子, 即使有女子, 現場也定會有其他人存在。
卻也有人直接對著女子上學的事情噴了起來:“女人就該在家中相夫教子,而不是拋頭露麵。”
對於這樣的說法,他們身邊的人似乎是習慣了, 沒有搭理。反倒是說起如果他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屍骨未寒人返生:隻能說, 有時候人為了自己的目的, 什麼手段都
能夠幹得出來。就繼續拿吳起的事情來說明, 會有吳起殺妻那種說法, 要麼是魏國為了得到吳起, 所以散布謠言。要麼是為了趕走吳起, 才抹黑對方。主要還是在韓非記載的吳起休妻上麵,讓司馬遷的吳起殺妻顯得可信度不那麼高。畢竟,韓非距離吳起生活的時間更近。總不能不相信還處於秦時期的韓非, 而是相信處於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吧。]
此話獲得了很多人的同意, 是他們也不會相信距離時間更遠的事,誰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會不會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這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他們點著頭繼續聽著裏麵的對話。
隻是,很快的他們發現,這次傳來的內容似乎發生了變化。
抬眼看向它,果不其然。
【吳起,衛國左氏人,戰國初期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
早年學習儒術拜於曾申門下,後棄儒學兵。】
[山河永安:據說是因為吳起母親去世後,他沒有回去奔喪守孝,曾子就認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門徒,所以斷絕了師徒關係。]
[蘇寂靜:放在古代這種守孝要三年的時間的確是影響仕途,誰知道回去守孝後會發生什麼事,尤其吳起還是那種注重功名的人。不過,也有人說吳起不回去是因為他在去拜曾子為師前,由於為了出頭到處找門路導致傾家蕩產,導致鄉裏的人譏笑,於是就將他們給全殺了,表示
“若是沒有當卿相,就不回衛國。”那會兒的他境遇不太好,所以他就沒有回衛國奔喪守孝。]
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認為還是吳起的問題,不為母親奔喪守孝著實有違孝道。
即使在其他方麵或許不錯,可依然不能夠代替它。
顯然的瑕疵,隻是一些人也能夠理解吳起為什麼會不回去,不僅是時間上麵的差異,還有地理位置上的差異,如此一來一回著實是浪費許多機會。
對於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人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容忍的。
[愛吃美食的胖魚:從這樣的角度去說明,的確是沒有什麼問題。可從邏輯上說明,吳起走了沒有帶老母親,有點怪。畢竟,他那會兒都殺了三十多個人,為了逃亡。可實際上,隻要吳起離開後,他老母親的安全就會受到影響吧!那些人趁著他不在的時候對待他老母親,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是不在意老母親的生死?也是有可能的。
還有,就算是攜帶了母親,不會使得原有的計劃耽擱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在趕路方麵就會受到影響。
還有帶到目的地又要安置到哪裏去哪裏呢?
除此以外,還有其它。
[雲吞麵來一瓶:不過還是那句話,戰國初期的事情距離我們很遙遠了。同樣的什麼,距離司馬遷寫它的時候,也很遙遠。至於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也不清楚。]
【三年過去,吳起兵法學成。經魯國
相國公儀休的推薦,見到了魯國國君,被任命為大夫。
公元前410年,齊國攻伐魯國。魯穆公任吳起為將,對抗齊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的軍隊不是齊國軍隊的對手,但吳起善用兵法,與齊國不正麵交鋒。由於難以勝利,於是齊國將領來到魯國這邊佯裝講和,吳起將精銳掩藏,假裝緊張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