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一個小小孩,兩個大小孩玩鬧了一天,劉佳宜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未老先衰的跡象了,不僅思維跟不上,就連行動力也跟不上!痛定思痛的劉佳宜果斷提出退隊,自動擔當起了玩樂三人組的後勤部長。
前前後後交代了一圈注意事項,劉佳宜就放任他們自己折騰了,要知道這幾位可不是村裏那些小魔頭們,成年的吳靖智和早熟的劉小弟知道事情輕重,而乖巧的宋子聰則是純粹的聽話,她還算放心。
趁著有吳靖智這個名副其實的成年人看著兩個小的,劉佳宜便主要做自己的事情了。
過年上元節就算是徹底把年過過去了,因為時局也相對穩定了,集市又恢複了尋常的買賣生意,一天勝過一天的熱鬧起來。而百姓的生活也都再次步入正軌,劉佳宜按照之前的計劃,開始準備給自家添點牲口了。
她先是找村裏的養雞大戶成寡婦以每隻兩文錢的價格買了二十隻小雞崽,不要說這個時候母雞不抱窩,要知道成寡婦的獨門絕技就是用火炕模擬高溫環境,人工孵化雞崽,劉佳宜剛知道的時候幾乎都震驚了,尼瑪,原來這個年代就有這麼的專業生產養殖技術人員了!
接下來,劉佳宜又用一包宋子聰和小弟都不喜歡的糕點從鄭屠夫那打聽到鄰村一戶人家的母豬剛剛產崽,便又馬不停蹄地跑去花了一百文買了三隻,這還要多虧人家母豬生產沒趕上好時候,大冬天豬崽不易養活啊!
至此,家裏總算是像個農家小院的樣子了。
剩餘的時間劉佳宜則開始給小弟,宋子聰還有自己做春衣。雖然看著天還冷,但是說暖和起來也快得很,她和小弟的春衫幾乎沒有一件能穿的,不僅是因為兩人長高了,而且之前由於經濟原因,他們穿的都是大人改小了的,修修補補的,早就破舊的不成樣子了,劉佳宜也不打算再穿了。
至於宋子聰,劉三叔也不是細心的人,早前帶他過來劉家村的時候也隻是撿了幾件合時節的衣服,其他的也都缺呢,劉佳宜雖然已經把他當兒子養了,但還是覺得自己吃了虧,一邊裁剪布料,一邊想著回頭要找劉三叔把這份銀子補回來。
中間劉佳宜找機會帶著小白狼去了趟山穀,雖然還沒有著手實施自己的計劃,但是溫泉地本來野生也長了些藥材,劉佳宜便撿著每樣成熟的摘了些,這個時節也就這裏能長出綠色的東西來了。因為冬天也是不少草藥的采摘季節,劉佳宜一天下來也收獲了不少。
再次去鎮上趕集的時候,劉佳宜順便把手裏積攢的不少荷包都賣了,然後背著一背筐的草藥準備去藥鋪打聽了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點關於藥材種植的事情。
鎮上的藥鋪有四家,最大的就是蘭家的百草堂,一家規模稍微小點的則是鎮上趙員外家的仁心醫館,這兩家都有不下三個大夫坐診,說是藥鋪其實倒不如說是醫館更加合適一些。而剩下兩家的規模相對就小了不少,基本上都隻有一位大夫坐診,店主不是大夫自己就是經營的掌櫃的。
劉佳宜平時賣藥材就是在其中一家叫杜家藥鋪的店裏,那裏的掌櫃和村裏許大夫有點交情,據說許大夫以前還在那裏坐過診。掌櫃和活計都是實誠人,平時村裏人過去賣藥材,從來都沒壓過斤兩,劉佳宜就想著順便了解些藥材行業的常識。
藥鋪的活計遠遠地看到劉佳宜,便笑著迎了上來,“劉姑娘又來賣草藥啦?怎麼過年也沒多歇段時間,我們藥鋪也才開門沒幾天呢你就過來了!”
說著便幫劉佳宜卸下了肩上的背筐,劉佳宜朝他感激的笑笑,說道:“我也是在山上瞎轉悠,看到了一叢葛根,便采了來,今天不是趕集麼,就順道給背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