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蓮想通了,也不為難自己了。

想著下午黃秀英讓問領建軍的事,得告訴領建軍,去不去還需要商量,便囑咐領書瑤自己看書學習,他們一會兒就來。

領建軍和柳蓮出了房門,路過小廳,就在院中的竹椅上坐下來。

“今天黃姐說遊大哥今年聯係了人,說城裏這段時間工地特別缺工人,要求不高,工錢還行,一直到年前這幾個月都能掙錢。”

“她讓我問問你,要不要和遊大哥一起去?”

“能進城打工那肯定比在蔣家掙的多,隻是城裏離家就遠了,你們娘倆在家,長時間看不到,我不是很放心。”

“我還以你擔心啥呢,你在家我和閨女也沒好到哪裏去。所以你盡管放心,我去哪兒都盡量帶著她,她都五歲了,多多少少都懂了,你不用擔心我們。”

柳蓮想讓領建軍出去掙錢,自己家生活能過得好些,領書瑤大了,讀書雖然不要學費,但是書本費什麼也還是要的,看領書瑤的樣子,應該是很愛學習的,不能在錢這兒斷了她的路。

“可是,媳婦兒,我要是……”

“領建軍,你就說想不想你老婆和女兒過得好點?”

“當然想了!”

“這不就成了,等你今年出去掙這三個多月的錢,回來了咱們得想辦法把家分了。自己過小家才會有奔頭。一直和你爸媽一起,掙得錢都平分,分去的也沒見他們給瑤瑤買點吃的喝的,更別說買衣服手絹什麼的了。”

柳蓮在領建軍耳旁壓低聲音,憤憤不平地說著。

“他們養育你,我們照顧他們,孝敬他們雖是應該的,但是也不能愚孝呀。我們還有女兒,她的未來不得要多想想。現在孩子都要讀書,早讀書才多讀書才有出路。”

“你說呢?”

領建軍被柳蓮的分家另過給震驚地無法言語,都說父母健在不分家,就算領佑華和陳述珍再怎麼過分,他都不曾想過分家的。

從他記事起,來到領佑華家,改名領建軍後,領佑華和陳述珍說的都是讓他主動分擔地裏的活,養他長大,是想讓他給他們養老的。

因為領家比他原來的家好太多了,他對領佑華夫妻是很感恩和尊敬的。哪怕是瑤瑤生病了,去借錢沒借到他都隻是失望,並不曾怨恨他們。

聽柳蓮說完後,竟然發現自己愚鈍至極。

怎麼就認為領佑華和陳述珍他們這些人能對他和他的妻兒好,對他這便宜兒子都是有利可圖便笑臉相迎,沒好處從來都是冷眼相待。

領佑華仔細想著這些年來,他和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自己就是百般討好,也不會誇他多一個字。

反觀那些出嫁了的姐姐妹妹,誰隨便拿點吃的,都能被領佑華他們念叨好一陣子。自己每次結工錢,都分他們一半,也沒見他們出去講自己兒子又給拿了多少多少錢。

算了,以前都當真心喂了狗。柳蓮說的不錯,要多為瑤瑤考慮了,多為自己小家考慮,分家了說不得自己還能再要一個孩子呢。

柳蓮見他低著頭,也沒說話,想來是自己在想事。

柳蓮抬了抬手,想拍領建軍的肩膀的,這時,領建軍轉頭看著她,說道:

“老婆,我聽你你的,明天就笑遊大哥一起聊聊去城裏的細節,好了就去蔣家把工辭了,等我掙了錢就回來。”

“嗯,去休息吧,這事也得一步一步地來。”

兩人回屋的時候正看見領書瑤躡手躡腳地跑回小桌旁,柳蓮和領建軍相視一笑,什麼都沒說。

回去就張羅領書瑤睡覺,領書瑤生病時,為了方便照顧她,是和柳蓮一起睡的,這下病好了,就又回閣樓上去睡了。這樣也挺好,免得自己撞見不該撞見的。

一夜無話。

既然已經決定去城裏務工,領建軍一早就去遊家,找遊安林問細節去了。

遊安林見領建軍來,就知道領建軍大概是同意和他一起進城了。等兩人廊下碰頭,都點了煙抽兩口才開始他們的談話。

“聽我老婆說你這兩天在邀人去城裏?”

“嗯,我這兒找了有五個人,你要去的話就是六個,我們組成一個隊伍,這樣好找活些,人多互相也有個照應。”

“可靠嗎?我們本來沒什麼錢,要是不可靠的話,隻怕到時候白跑一趟。”

“應該可靠,是梁德明和梁德富他們帶回來的,他們都拿到錢了,這下又準備去,應該是沒得啥問題。”

“那他們為什麼還回來,不回來不是掙的更多?”

“不曉得嘛,具體人家也沒講。我們主要還是他們帶著去。那你去不?”

“去,為了孩子,怎麼也得去。”

“那行,三天後就出發,正好趕集,有班車可以到鎮上。”

“好的,那我回去收拾安排好。”

……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一個上午就過去了,領建軍和遊安林說完事就往回家走,吃了午飯後又去蔣家辭行,結算了這兩日的工資後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