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上休息,他就立即朝著西郡疾馳而去。
程寬心裏明白,自己手裏的這六萬東郡士兵,是切斷西郡與上京聯係的最有利的工具。
隻有不讓顏華清知道上京城的變故,他就會乖乖地去東郡任職。
西軍不亂。
武韌的這一次宮變才算是徹底成功。
……
上京城。
皇城。
大安宮。
對於武啟而言,今天晚上是一個鬱悶的夜晚。
突然之間,他就成了太上皇。
雖說聖旨還沒下,但武韌已經矯詔。
替他下了一份退位詔書,將皇位讓給了武韌。
最可氣的是,這份退位詔書,竟然還是一份罪己詔。
皇帝突然退位,必有原因。
退位詔書中有罪己的原因,也是正常的。
隻是,武啟氣啊,鬱悶啊!
一貫自認為是明君的他竟然忽略了武韌奪宮的可能性。
不然的話,若是武啟早點發現,武韌絕對是成不了事的。
罪己的理由有三個,已經被武韌寫進了聖旨裏,即將宣告天下。
第一,未能早日確立儲君之位,導致皇子政權,朝局動蕩。
第二,過度恩寵暗衛,致使暗衛勢力膨脹,肆意欺辱官員,造成朝廷百官人人自危。
第三,不理朝政,致使民怨沸騰,流民四起。
看到這道聖旨之後,武啟直接氣昏了過去。
醒來過後就是無比的鬱悶。
武韌逼宮成功之後。
武啟就被武韌從後宮帶走,被軟禁在了大安宮。
酈貴妃也跟著來到了這裏。
“你生養的好兒子,竟然幹出這
種大逆不道之事,不怕遭天打雷劈嗎?”
“酈妃,你說說,朕哪一點對不起他了?”
“沒想到,他反過來竟然搶了朕的皇位。”
“他這是視祖宗禮法於不顧,跟景國百姓為敵,要將景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啊。”
“……”
武啟醒過來之後,看著酈貴妃,就不停地罵罵咧咧。
被武啟罵了一陣,酈貴妃雖然委屈得落淚了,但看著武啟的樣子,她也不好開口說什麼。
武啟罵了一會兒,心情也算是好了一些。
“陛下恕罪,韌兒做的這件事,臣妾……臣妾真的毫不知情。”
“不過他做下這等之事,也確實不對!”
“但臣妾對陛下卻是一片忠心啊,如果臣妾早知道他要逼宮,必定會勸阻他。”
“如果他鐵了心,臣妾也會先一步告知陛下,讓陛下有所準備。”
“陛下你也不必愁悶!”
“這樣吧,等明日,臣妾去勸勸韌兒,讓陛下繼續做皇帝,他就當太子。”
“然後,陛下與韌兒共同治理景國如何?”
酈貴妃見狀,這才流著淚上前對著武啟說道。
讓自己繼續做皇帝,武韌當太子?
武啟一聽,不由得一愣。
酈貴妃的意思很明顯,是讓武啟冊封武韌為太子。
雖然皇權依然掌控在武韌的手中,但武啟還是皇帝的身份。
這個辦法,可謂是兩全其美。
第一,避免了武韌奪宮的惡名。
第二,武啟也避免了身為太上皇的尷尬。
這不就是所謂的皇權共享嗎
?
夏朝以前就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