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年和丁月麵麵相視,“但大伯二伯最近幫我們很多。”
丁時歪著腦袋想了想,“那可以送別的東西,不然去鎮上買幾斤肉送給他們,就是不要送我們抓的野雞。”
丁年覺得他可能是舍不得自己抓的東西送人。
“那這樣吧,我去鎮上買兩隻雞送給大伯二伯,這幾隻我們抓的就養在棚子裏,隔兩天吃一隻,你們看怎麼樣?”
丁時這才點頭,“好啊,好啊,我們家以後也養雞,想吃就煮。”
“我們家那有人在家裏幫忙養雞,都在渝城呢。”丁月睨著他說道。
丁時這才想起,現在他們全家都在渝城,很少回來。
“那咱們以後想吃雞就去買,村裏好多人養雞,我看楊三娃家養了好多雞,以前不是不準養那麼多嗎?”
丁時還記得他小時候家裏就隻能養三隻雞。
“現在政策放開了,鼓勵大家養雞了,所以可以多養,你看咱們村誰家不是十隻左右,大伯和二伯家都養了雞,咱們還送雞嗎?”
丁月忽然想到這個問題。
丁年開始還沒有想到,現在這樣一說,還真是有些違和。
丁時直接來了一句,“那咱們什麼都不送了,反正我們家現在人多,這些也吃不到幾天。”
丁月看著丁年,丁年問她的想法。
丁月才弱弱的說道,“我覺得丁時說得有道理。”
三個人,少數服從多數,他們幾個就直接把東西背到棚子裏麵。
他們是吃了午飯出去的,現在正是做晚飯的時候。
於是就直接殺雞開始燉湯。
“丁月你去問問路邊的芋兒是誰家的,買點回來,我先把雞殺了燉上。”
“芋兒多少錢一斤?”
丁年想了想,說了個數字,丁月就出去了。
她的動作還很快,和丁二柱媳婦燕子一起回來的,原來那個芋兒是燕子家的。
燕子提著幾窩芋子,“丁年,你們想吃和我說就是了,不用錢,大家鄉裏鄉親的,談什麼錢?”
“燕子嬸子,那怎麼行?不給錢,那我去鎮上買。”
丁二柱家是村裏最困難的家庭,二柱叔一直身體不好,全靠燕子嬸子勤快,莊稼種得好,才勉強度日。
“丁月,你去拿稱。”
丁年吩咐丁月,她就拿到割了芋子莖,動作十分利落,“燕子嬸子,你家是不是也在打穀了?”
說起這個燕子就歎氣,家裏沒有勞力,打穀真的愁人得很。
“是啊,過幾天我娘家人來幫忙打穀,不然我一個人哪裏能弄得過來。”
她家五個孩子,大的也有丁月這麼大了。
和丁月以前還是小學同學。
丁月拿了稱過來,丁年快速的稱了,“嬸子,一共十五斤,三毛一斤,我給你四塊五。”
她快速拿錢出來,對方推辭,一番拉扯之後,才把錢給燕子嬸子。
燕子看著丁年三姐弟,“丁年,就點芋兒,你居然給我這麼多錢,我都不好意思。”
“嬸子,有什麼不好意思,這是你種的菜,你付出勞動了,就算你拿到鎮上去賣,也是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