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趣的文案(1 / 2)

和做的夢一樣,你就坐在那,讀著那首浪漫的情詩,醞釀我們晚年的睡意。

有遠古的文明再開花,紛紛落雪積身,不知道用什麼詞去形容生動的冷風,感覺裏的長椅應該鋪滿清暉雪,我會在大雪的下午躺在上麵,柔軟的,陪著它們融化。突然好想沿著很久之前的時間線探訪,那時候瞻前顧後的想念,是不是落在標題就絕筆……我編織了一堆情緒,不知道還在不在沒人的那些角落。

好像他們都是一樣的。

但是很多年以後想起來又發現他很不一樣,

他和某一首歌的適配度是別人都沒有的,

他和香氣環環相扣的場景好像隻有我意識到了。

糾結的他和具體的他我都不在乎,我隻覺得濾鏡下的他和記憶裏的他是應該被禮貌留置的。

過了很多年,他是安靜的,安靜的迷惘

和從前慢慢的短詩一樣,數著字粒,左耳吹過甜風,右耳鑽出怨氣,是某個階段很難解脫的女性壓力,代價好大,我已經看不到當時我不顧一切的明朗。

回到這首歌,隻有綠色。

詩本身蒼白,被某人偶爾的理解打斷,好似落花的一瞬風情,我好欣慰。

所以說回到所有情緒的原點,我隻能幻想遠點……

我始終覺得在淅碎的雨裏,青石板橋盡頭,有個人會撐著油紙傘躑躅,靜默……

戴望舒的其他的詩歌好像也有部分寂寂冷清,充滿愁怨哀歎,即使有少部分旖旎的橋段帶給我燦爛的幻想。兩次讀後的感覺都不一樣。第一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燦爛明朗,第二次卻是轉不過彎的優柔寡斷的悲憫孤獨。我很好奇再過一年,第三次會帶給我什麼樣子的驚喜。縫縫補補的記憶衣衫,時序更迭裏也逃不掉雨巷水汽氤氳遺留的破碎感,甚至是相逢別離的宿命感。我很期待明年的秋天,除了悠長寂寥的雨巷,我能讀到除了自然和生命、浪漫和憂怨以外的故事。我希望還有某人帶著“我的記憶”,靜坐之後寫下的他對自然和生命的“情書”。即使不在江南的小鎮裏,我也希望路上有心有靈犀的小雨和小語,在隨便的雨巷盡頭、林間小徑、海灘公路……

再過幾日秋天是要來了,

默坐著,抽著陶製的煙鬥;

我已隱隱聽見它的歌吹

從江水的船帆上。

它是在奏著管弦樂:

這個使我想起做過的好夢;

我從前認它為好友是錯了,

因為它帶來了煩憂給我。

林間的獵角聲是好聽的,

在死葉上的漫步也是樂事,

但是,獨身漢的心地我是很清楚的,

今天,我沒有閑雅的興致。

我對它沒有愛也沒有恐懼,

你知道它所帶來的東西的重量,

我是微笑著,安坐在我的窗前,

當浮雲帶著恐嚇的口氣來說:

飄風來了,

望舒先生!

大踏步的流浪漢

小碎步的故事書

中間人的舊手機…

眼花繚亂的時候我是顧不得動靜結合的

遊著的安穩情緒不斷蒸發

偶爾沸騰我會怕它爆炸

隱隱約約總覺得換了人間

最近不能從某些老人家那批發靈感了

路上全是老人

但我一點感情也寫不出了

記得早些時,我有給我的青春打過草稿,信筆塗鴉。

(梅雨時節的滿城煙雨風絮,落花時節的漫山如雪亂紅,寒冬時節的細梢臘梅寒鴉)

雨歇微涼,早起時候夢魘是遙遠的;小舟近逝,霧靄時候心思是飄零的;山河寂寂,入夢時候靈感是杳杳的。

歲月悠長,朝思暮想。

夜深花睡,三年來,隻夢一場!

想在夏天的草稿,找到橡皮擦不掉的痕跡,一語不發,沉默連接長空與豔陽,是筆芯落地,驚顫了寂寥,抬頭一迷離,已過好幾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