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未命名(1 / 3)

表演型人格障礙與其他類型的人格障礙一樣,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時就有某些表現,有些人則開始於成年早期,一旦形成,目前的治療方法很難將其徹底改變。因此,對具有表演型人格傾向者要注意進行早期的心理幹預,以預防表演型人格障礙的形成。

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PersonalityDisorder)又稱癔症型或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過分感情用事或誇張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在行為舉止上常帶有挑逗性並且他們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這類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女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依據美國的《心理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診斷標準如下:

一種誇張的情緒與注意力吸引模式,起病於青年早期。具備下述五種以上的特征(含五種)將被診斷為表演型人格障礙。

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點將感到不適

2.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經常表現出性引誘以及誇張的行為特點

3.情緒多變

4.對於自身外表持續不斷的關注

5.說話方式給人印象深刻但內容空洞

6.展現出戲劇化、誇張的情緒表達

7.受暗示性強

8.考慮與他人關係的親密程度高於實際情況

1、神經症:在歐洲,特別是德國和聯合王國的精神病學家,認為人格障礙與神經症間有著密切的聯係,他們強調“診斷為神經症的人,我們完全可以找到病態人格的特征,而在病態人格的人,也可發現神經症的特征。”“神經症的症狀和病態人格的行為都可認為一種反應,一方麵取決於素質的傾向,另一方麵取決於環境中壓力”;“從理論上無法把所謂病態人格與所謂神經症人格區分開來”。

Tolle (1996)指出“人格障礙可表現出大量的神經症性反應,許多神經症病人也具有人格障礙。在人格障礙與神經症之間沒有一個截然分明的界線”。所謂“神經症人格”是來自心理分析理論,霍妮認為神經症患者是指那些行為、情感、心態、思維方式都不正常的人,他們在劇烈的競爭中充滿焦慮以及為對抗焦慮而建立起來的防禦機製,這就是神經症人格。Jasper認為神經症症狀是不正常人格的人對應激所發生的反應,即在尋常情況僅表現為行為(人格)不正常,而在遭遇應激時發生神經症反應,表現神經症症狀。“性格神經症”是指那些與神經症病因相似的人格,其患者可以沒有神經症症狀。

Freud推測決定人格發展過程的因素,就是神經症發生的原因。Kolb(1973)指出每一種神經症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結構,這種性格結構通常稱之為性格神經症。目前認為,人格障礙與神經症間關係雖然密切,即人格障礙有助於神經症的發生,神經症也有助於人格障礙的形成,而且二者共患的機會較高,但在本質上二者屬於不同的疾病範疇。人格障礙和神經症的區別在於大多數神經症是在人格已形成才發展起來的,即具有病程特點,而人格障礙是由早年即開始的持續一生的。神經症病人適應環境能力尚好,而人格障礙則有明顯社會適應障礙。臨床上可見癔症與表演型人格障礙,強迫性神經症與強迫型人格障礙並存。

2、躁狂抑鬱症: 輕型躁狂症可以主要表現易激動,好挑剔,惹是生非,與人爭執,愛管閑事,無理取鬧,攻擊或侵犯周圍等行為障礙,如果既往史不詳,有時可能被誤診為人格障礙。躁狂症輕型或不典型的病例雖然可能有類似人格障礙的表現,但仔細觀察可發現情感高漲、興奮性強、言語增多等症狀,結合病程及既往性格特征不難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