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樂節是古羅馬的著名節日。時間為3月25日,在古羅馬,嬉樂節是慶祝阿提斯(Attis)神複活的節日。而Hilaria(嬉樂節)一詞可能就是hilarity(歡鬧)和hilarious(歡鬧的)的詞根,其含義是瘋狂地嬉鬧。今天,嬉樂節也被稱為羅馬歡笑日。
據維基百科介紹,愚人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古羅馬時期的“嬉樂節”(3月25日)及歐洲中世紀時的“傻瓜節”(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節的前身。
據傳說,最早把4月1日和愚弄別人聯係在一起的是英國著名詩人喬叟,在他1392年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隻自負的公雞在這一天被一隻狐狸愚弄了。盡管有學者對此持有異議,但普通讀者通常接受這種說法。
到了16世紀和17世紀,一些歐洲詩人和作家也在作品中提及在4月1日搞惡作劇愚弄人的事。1686年,英國作家約翰·奧布裏把這一天稱為“愚人聖日”,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及這個節日。1698年4月1日,不少英國人被作弄,相繼跑到倫敦塔去“看獅子洗澡”.
在英國,人們在愚弄完人,對方還一頭霧水的時候,會大喊一聲“四月的傻瓜”.據民俗學家研究,在英國及那些節日傳統源自英國的國家,惡作劇的時間隻能持續到當天中午12時,過了中午還戲弄人,自己就變成“四月的傻瓜”.
羅馬由於地處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880毫米。每年4月至6月氣候最為怡人;7月和8月是最熱和最幹燥的季節,平均氣溫24.5至24.7℃,降水量14至22毫米,8月的日最高氣溫可以超過32℃,以前的傳統是8月份會停止許多商業活動,羅馬人習慣在夏日離開炎熱的城市出去避暑度假,但這種習俗正在慢慢被改變,整個夏季羅馬市仍舊正常運作,以便迎合日益增加的遊客需求,和羅馬人自己工作習慣的改變;9月中旬至10月是最為晴朗的季節,被稱為“羅馬的美麗十月天”;10月至12月是最潮濕的季節,降水量可達106至128毫米;12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約為14℃,1月最寒冷,平均氣溫為6.9℃。
歐洲
歐洲最容易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的地方。除了時裝首屈一指外,這裏的皮具、文具、瓷器、玻璃製品,都是享譽世界的,宗教工藝品也是別具羅馬地方風味的上佳紀念品。羅馬的大型百貨公司在歐洲並不出色,但有許多精致的小店,從鼎鼎大名的名牌到默默無聞(但商品品質往往非常高)都有。名店如Etro,ArmaNi,Prada和Gucci,在羅馬都隻是一間小店。因為是原產地,價格都較為便宜,而且正因為小,所以店員往往有更出色的產品知識,也能享受更好的服務。但如果隻追逐名牌而忽視了其他小店就非常可惜,因為幾乎每家小店都有自己的貨源,甚至是自製自銷的貨色,常有意外的驚喜。這許多BoMtiqUe的各有個性,使人特別喜歡在意大利購物。
羅馬
在羅馬,這類小店多集中在“西班牙台階”對麵的Condotti、 Borgognona、Frattina等街道。其次VIadel Babuino和Via delCorso等街道,也名店林立,逛之不盡。也有人喜歡“較”大眾化的近梵帝崗的Via Cola di RienZo,或“更”大眾化的 Via NationaIe 和 ViaTrit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