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價植
桃花是中國傳統的園林花木,其樹態優美,枝幹扶疏,花朵豐腴,色彩豔麗,為早春重要觀花樹種之一。春暖花開的季節去文曾路賞桃花是一個爛漫、簡單的微旅行。李櫻點綴,群蜂飛舞,花香醉人,滿園春色關不住,隻等遊客的讚美。吸引不少新人來此拍婚紗照,在紅花綠葉的映襯下新娘顯得格外美麗。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樹栽培,壽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觀賞,壽星桃還可作桃的矮化砧。
藥用價值
春季開花時采摘,曬幹,其枝、葉、果、根俱能入藥。
30
張
桃花
性味歸經:苦,平。
功能主治: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用於水腫,腹水,便秘及幹燥。[2]
古方記載
《普濟方》在介紹桃花酒”的製法與功用時說:三月三采新鮮桃花,以上等白酒浸泡,49日後服。久服,可除病益顏。有利水、活血、通便功效。治聞水腫、肢氣、痰飲積滯、二便不利。衝泡法:桃花適量、蜂蜜適量、沸水衝泡。
名家論述
1.《別錄》:主除水氣,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蟲。
2.《唐本草》:主下惡氣,消腫滿,利大小腸。
桃花
3.《綱目》:利宿水痰飲,積滯。治風狂。
4.《本草彙言》:破婦人血閉血瘕,血風癲狂。
5.《嶺南采藥錄》:帶蒂入藥,能涼血解毒,痘疹通用之。
6.《綱目》: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腸甚快,用以治氣實人病水飲腫滿,積滯、大小便閉塞者,則有功無害,若久服即耗人陰血,損元氣。
功能主治
腳氣、腰腎膀胱宿水及痰飲
桃花,陰幹,量取一大升,搗為散。溫清酒和,一服令盡,通利為度,空腹服之,須臾當轉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總瀉盡,若中間覺饑虛,進少許軟飯及糜粥。(《外台》桃花散)
幹糞塞腸,脹痛不通
毛桃花50克(濕者),麵150克。上藥,和麵作餛飩,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後,腹中如雷鳴,當下惡物。(《聖惠方》)
產後大小便秘澀
桃花
桃花、葵子、滑石、檳榔各50克。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蔥白湯調下10克。(《聖惠方》桃花散)
腰脊苦痛不遂
桃花一鬥一升,井華水三鬥,曲六升,米六鬥。炊之一時,釀熱,去糟,一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飲,用河水,禁如藥法。(《千金方》)
瘧疾不已
桃花為末,酒服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麵上瘡黃水出並眼瘡
桃花不計多少,細末之。食後以水半盞,調服方寸匕,日三。(《海上集驗方》)
足上瘑瘡
桃花、食鹽等分。杵勻,醋和敷之。(《肘後方》)
雀斑
桃花50克,冬瓜仁(去殼)50克,共研細末,加蜂蜜調勻,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便秘
桃花特寫
①鮮桃花瓣4克(幹品2克),漂洗瀝幹備用。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加入桃花瓣拌勻煮沸即食。隔日1次,連服幾次。此方適宜於燥熱便秘者。但桃花性寒,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②桃花、冬葵子、滑石、檳榔各30克,共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以蔥白湯調服。
水腫桃花30克,水煎服。
腳氣桃花陰幹,搗為散,每次服3克,清湯送服。
腳瘡(足部濕疹)桃花、食鹽等份,搗爛,調醋敷患處。
瘧疾桃花適量,研為末,每次服3克,開水送服。
美容
①桃花30克,丁香、茴香、乳香、藿香、沉香各9克,共研為細末,蜜調為丸,每晨吞服7丸。(慈禧太後駐顏方)②桃花100克,紅花30克,冬瓜子100克,白芷100克,焙幹研為細末,用牛奶調成糊狀製成麵膜塗麵部。每日1次,長期應用,可使皮膚紅裏透白,且對雀斑、黃褐斑也有一定療效。
心腹痛
桃花
①桃花曬幹,每次9克,水煎服,小兒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