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吳悠—徐念(1 / 3)

十七年前的冬天,京市的夜空中沒有月光和星光,一個巨大的黑幕遮住了天地。

京市偏遠的郊區,一間農房裏呱呱墜地了一名男娃,男娃一出生,親媽就因為大出血且沒錢救治,走了。

男娃的父親傷心欲絕,他看著懷抱中的寶貝,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家裏本就貧窮,妻子在世時也有個不大不小的工廠招她去做活,生計勉強說得過去,卻嫁給了一個隻會插秧種菜的農民。這一走,一個大男人,靠著如此微薄的收入,如何能養活的起一個孩子,更不要說給他好的教育。

男人隱忍著流下淚來。他聽從了自己母親的勸說,與其放在自己手裏毀掉一生,倒不如看他自己的命運吧。

男人和母親抱著嬰兒,連身上的繈褓也隻是單薄的小被子,凍的小臉通紅。男人找了條小路,雖是小路,但平日裏來回趕集的人也不算少。男人心一橫,直接將嬰兒撂在了小路邊上,一步三回頭。

男人的母親也是老淚縱橫,縱使有萬分不舍,又無能為力,回到家還要幫著兒子處理兒媳的喪事。

就這樣,男孩成了孤兒。萬幸,在快要凍死之前,被一個趕馬車準備進城看望親戚的老漢撿到了。老漢先是一驚,立即反應過來,急忙從車鬥裏拿出了厚厚的棉被,將嬰兒裹住,駕著車飛馳著,趕往鎮子上的派出所。

民警辦理了手續,便聯係市裏的福利院,就這樣,男孩獲救了。

男孩在市福利院生活到了3歲,他沒有嚐過母愛的滋味,每天照顧他的隻有幾個愛心義工,孩子們也叫她們媽媽。福利院的孤兒太多,義工們分身乏術,給不了每一個孩子太多的關愛,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男孩性格變得孤僻,變得內向,也格外懂事。

義工媽媽共同為他取了名字,叫吳憂,願他此生無憂。

一天,男孩正在吃午飯,義工媽媽將自己領走,男孩咀嚼的嘴未停,眼神無助又茫然。

他被拉到了一對夫婦麵前,男孩聽見義工媽媽說,從今天起,你就有爸爸媽媽了。

男孩哭了,哭的很傷心,他從沒這麼哭過,哪怕是餓的要喝奶,也隻是安靜的躺在小床上等待著。

男孩以為自己又要被拋棄了,他不願意走向那對夫婦,他很害怕。

好在那女人的笑很溫柔,她的笑讓男孩看到了綻放的花朵,看到了星辰大海。

男孩不再是無依無靠的孤兒了,他有了爸爸媽媽,他有了自己的家,他知道了自己的媽媽名叫於蔚,爸爸名叫方瀛豪。

男孩的生活無憂無慮,生活水平算得上上等,但他總是見不到爸爸,每次問媽媽,媽媽都滿臉寵溺的看著他,摸著他的腦袋輕聲說:“乖,爸爸很忙,下了班就回來陪你。”

但每次男孩起夜時,依舊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卻總能看到媽媽的臥室裏還亮著,那一絲暖光伴著微弱的抽泣聲,顯得格外搖曳。

一個平常的晌午,他被難得回家的爸爸帶到了一個陌生的男人麵前,被逼著叫伯伯。

他看著那個男人,一臉的奸詐模樣,語氣卻異常溫和。

男人慈笑著問他:“你叫吳憂?”

男孩點了點頭,小手緊張的抓著褲子,揉搓著。

男人的笑更深了,“這個名字好,但以後不許再叫。”

男孩不明所以,卻也不開口,因為爸爸在來的路上囑咐過,不要多說話,盡量不說話。

“以後,你的名字叫徐念。”

吳悠不喜歡這個名字,他姓吳,不姓徐,吳姓是義工媽媽給的,為什麼要隨意換掉。

他望了望站在自己身邊毫不反駁的爸爸,爸爸隻是對著自己輕微的點著頭,吳悠很失落。

從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叫男孩徐念,但男孩從未應過,隻有爸爸不在時,媽媽才會輕聲喚他小憂,那時的吳憂才是最幸福的。

男孩接受的都是最高等的教育,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最優秀的師資力量。但所有人都叫自己徐念,男孩憤憤的找媽媽訴說委屈,媽媽抱著他,安慰的說道:“不要在乎一個名字,隻要在乎自己的內心,你要知道自己是誰,你要努力,去改變你不喜歡的一切,記住,你永遠都是吳憂!”

男孩在媽媽的身邊平靜的睡著了。

當晚,媽媽和爸爸大吵了一架,爸爸奪門而去,媽媽又哭了······

直到14歲那年的冬天,依舊看不到月亮和星光。

男孩跪在媽媽的靈前,眼淚決堤······

這是他第二次大哭,他再一次失去了母親,失去了依靠,男孩用利刃般的眼神瞪著爸爸,爸爸隻是皺著眉,站在靈前,不說話,也沒有安慰,而臉上,絲毫看不到悲傷。

男孩崩潰了。

夜深人靜時,男孩還在靈前不肯離去,他要陪著這世間唯一真心對自己的人。

男孩的淚已經哭光,不管他如何用力,都隻剩下撕心裂肺的吼叫聲。

他圍著媽媽的遺體,一圈一圈的轉著,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