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近百種非遺技藝對別人來說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對從小浸潤在各種手藝中的餘蔭來說,卻並非是在異想天開。
但這不是說他可以輕輕鬆鬆就完成這項任務,像貝葉經,民族樂器製造和釀造醬油這些手工藝還好說,遇上窯洞、吊腳樓和客家土樓的營造之類的大型工業,才是真的讓餘蔭手足無措。
而不知是不是他一直沒有學會所有項目的原因,餘蔭最初還會在路邊等車時愣一愣神,漸漸的就連那個人的音容笑貌都快要想不起了。
仔細算一算時間也確實過去了很久,餘蔭最初半年緊趕慢趕學會了幾樣小手藝,後來遇上窯洞營造一下子被拉慢了進度。
窯洞營造也算是大型工業,餘蔭當初找施工隊就花了三個多月,等待隊伍施工又等了小兩月,等到工程隊終於開工時,他幾乎是要喜極而泣了。
可這隻是困難的第一步,施工隊本來就工程量大,餘蔭作為一個沒名沒姓的小手工藝人,工人們哪有耐心天天給他解釋這解釋那,最後還是對作品特別滿意富二代幫了忙,出了點小錢幫他投資了一波。
這之後餘蔭學起來就快多了,他害怕自己忘記這些新學的知識,就利用貝多羅葉刻了幾箱子知識點,而且他為了表示對貝葉經的尊重,還把這些內容都翻譯成了傣文雕刻。
這樣一來學起來更慢,等餘蔭終於完成窯洞營造的學習時,距離那仿佛夢一般的夜晚已經過去一年半了。
也或許那就是他工作疲憊之時做的一場大夢,可餘蔭不敢讓自己停下來,還有最多兩個項目他就能完成任務了,萬一當初的預感是真的呢?
和餘蔭相熟的朋友都覺得他瘋了,餘老師這一年半以來什麼項目都不接,整天不是嘰裏呱啦地學習傣文就是跑到陝北去看人家挖土。
關鍵餘蔭一分錢不掙還花錢賊快,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從哪裏學來的花錢如流水的毛病,雕刻那麼多貝多羅樹葉到底有什麼用,難道還真能保存到未來不成?
“薛師傅,要我說您當初真不應該教他,”老王作為餘蔭的大學室友兼最大合作商,是真沒見過他這麼不理智的時候,正巧他這幾天到B城找薛師傅進貨,忍不住跟他多聊了兩句,“老餘這是不是刻多了經文魔怔了,開始相信什麼轉世輪回了?”
“這,我也不知道這小子會瘋成這樣啊,”薛師傅也苦惱得不行,可別真是他把餘蔭害成這樣,他扒拉了兩把自己滿頭花白的頭發,猶豫道,“要不你給他介紹個對象?我年輕的時候也是整日裏不著調,現在想來就是缺個知心人陪著。”
“您說的也是,”老王托著下巴思考道,“我們店裏剛來了個年輕漂亮的學徒,聽店裏的師傅說是一特喜歡手藝的富家小姐,我回頭介紹給老餘認識。”
“這條件聽著不錯,就是不知道人怎麼樣,”薛師傅撫了撫胡須,“這幾天小餘又跑客家土樓去了,你回去先在人家小姑娘麵前多說點好話,也別明著說,就那個,偷著說你懂吧?”
“欸我懂,我給餘老弟側麵烘托一下,”王老板比了個OK的手勢,“我知道現在年輕人都討厭相親那一套,您就放心吧,我鐵定給他們安排好。”
“行,你辦事我還是放心的,”薛師傅思忖了一下,又補充道,“也別把小餘逼太緊,他要不喜歡咱們再慢慢找,可別好心辦壞事了。”
“得嘞,都聽您的。”王老板一拍手,“我這邊先走一步,有消息我再通知您。”
餘蔭這些日子都在福省,他琢磨完陝北的窯洞後就迫不及待地趕往這裏,這次他學聰明了,從一開始就谘詢了富二代能不能幫他。
富二代人已經遠赴澳洲,但他對餘蔭近年來的所作所為很感興趣,特地打了通越洋電話,安排專人來幫助他。
“您好,您就是餘先生吧?”
餘蔭剛出高鐵站就碰上了來接他的人,他這一年來已經習自力更生慣了,猛地碰上人來接他還有幾分不適應:“我是,請問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