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正月二十四日(1 / 3)

今天剛吃完早飯,王婆便上門來相請,我依然和昨日一樣,忙碌起來。正埋頭幹活時,突然聽見有人在茶坊門前大聲叫嚷:“幹娘!幹娘在家麼?”

王婆便在樓上回應:“是西門大官人麼?等等,我馬上下來!”又對我說:“金蓮!這位是西門大官人,就是施舍衣料給我做老衣的大財主。他最是憐老惜貧之人,也是個仰慕英雄,喜交朋友的人,他的路子廣得很,在陽穀縣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對你的小叔子武二郎早就仰慕得緊哪!我和他是熟人,讓他上樓來見見,你沒有什麼意見吧!”

聽王婆這麼介紹他,我也有幾分好奇:莫非在陽穀縣,還有哪個名頭會比武二郎更響?我倒想見見他是個什麼人,再說是王婆家,樓下又在作生意,會有什麼事嘛:便點點頭,這心中的針線可是一直沒停!

王婆下去,一會兒就把一個身材筆直,身穿錦緞,手拿灑金扇的年輕公子引上樓來!我抬頭,覺得有些麵熟,尤其是那一雙風liu桃花眼,讓人是過目不忘。手上的針線停下來,頭腦轉動起來,眼睛盯在他臉上。

王婆此時便笑起來:“金蓮,你那叉杆打得好啊!”王婆這一笑,一下子想起,便有幾分惶恐,忙起來道個萬福:“對不起!金蓮不是有意冒犯公子,請公子千萬恕罪!”王婆說:“這是西門官人,為人最是和氣,又肯對女人陪小心,他哪會記恨?”西門官人連聲說:“打是沒打疼,就怕此事嚇著小娘子,倒叫小人好生不安!”這西門官人不僅沒有富家子弟的驕嬌之氣,說話不僅隨和,而且挨了叉杆打,反倒怕驚嚇了他人,看來此人確實不錯,便對他又有了幾分好感!

便笑笑又坐下做針線,心中又苦於是不認識,無話可談。王婆打招呼叫西門大官人坐我對麵,便開始不停地誇我。說我剪裁衣服合身,針腳又密又細,不會綻線不說,連針腳也看不出來,接著又說,她看過我為幹兒子繡的肚兜,繡的那個活靈活現,讓人歎為觀止。

然後就招呼西門大官人:“西門大官人,你要不信,快過來看金蓮已經做好的衣服袖子,連聲誇獎:“王幹娘說得沒錯,我家專門養著的一班繡娘,真沒一個有小娘子這般巧奪天工的手藝!”

我心中又增添了幾分高興,真是的,沒有一個男人肯當著我的麵誇獎我的好手藝。我那麼精心為武二郎縫製的錦袍,他竟然不屑一顧,怎麼都不肯穿,最後甚至丟在他搬走後的空屋裏,就這麼辜負我對他的那番愛意。

接著兩個人坐在我旁邊,王婆又說:“金蓮!你認不認識這位西門大官人?”我回答說:“幹娘見笑,想我們是外地搬到這兒來的,這不,還不到一年!我又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從哪兒去攀上這公子?”王婆說:“那我告訴你,你不要看西門大官人年輕!他可是我們陽穀縣的首富,本地的知縣相公也是他的好朋友;他可不是一般的富貴公子,用的是父母的錢!西門大官人的生意是他自己在做,父母都過世了,要做什麼事都是自己做主。他家中萬貫錢財,起家是個生藥鋪,如今生意做大了,有幾家成衣鋪、綢緞莊、古董店、糧食店。還有幾處高宅大院與田莊,家裏是錢過百鬥,米爛陳鄉;黃的是金,白的是銀,圓的是珠子,光的是寶物,有犀中頭上角,也有大象口中牙!”

這王婆說得高興,是口沫四濺,唾沫橫飛,滔滔不絕;沒想到她口才這麼好,真不愧是開茶館練出來的。

西門大官人滿麵春風,聽她才告一段落便馬上接上:“幹娘!休誇,愧煞本人!還未請教小娘子是誰家的小娘子,是哪個官人,前世修得好福氣,今生才娶進這麼一個貌美、心好、手巧的九天仙女!”

這如蜜糖般的甜言蜜語,誇獎得讓人心裏覺得甜滋滋的,又沒有汙言穢語,真讓人受用,心裏也開始有些飄飄然起來。

王婆說:“就是我隔壁邊賣炊餅武大郎的娘子;她小叔子就是日前陽穀縣的打虎英雄,如今陽穀縣的武都頭武二郎!”

提到武大郎是我相公,我臉上真有幾分掛不住,幸好王婆趕忙搬出武二郎,心中這才覺得扳回了幾分麵子。

西門大官人看來挺善解人意,他連忙說:“原來是武大郎的娘子!小人隻知武大郎是個手藝人,炊餅做得又好賣得又便宜,時常還周濟窮人。脾氣又好,又會賺錢,真是難得的好人啊!那武二郎,更是難得的英雄。自打在陽穀縣做了都頭,更是保得這陽各倒一方平安!娘子真是好福氣,與這兩兄弟做了一家人!”

聽到這西門大官人並沒有丁點瞧不起及辱罵武大郎的話語,對武氏兄弟又是如此推崇景仰,我對他的印象就更好:如此謙恭有禮,文質彬彬,說話如此動聽,又如此風liu倜儻,是我從未見到過的,他有別於武二郎這樣的古板的正人君子,因為這種人隻能讓人尊敬到敬而遠之的程度;他又有別於“張善人”“高小混”之流的荒淫無恥之徒,因為那種人是讓人厭惡到趕快逃開的地步。

他卻讓人感到喜歡,親切,而又讓人願意親近!

正想著,卻不肯讓他們看出我心中想法,便低著頭,手中仍然是飛針走線,仿佛我專注的隻不過是王婆的那件老衣。

王婆不失時機說:“西門大官人不來老身的茶館,老身也不敢去宅上相請。今天兩位都在,一則是兩位有緣,才得在我這小店碰麵;二則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常言說:‘一客不煩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錢,金蓮則是出力!不是老身■嗦,難得兩位都在,我看就由大官人出錢,幫我謝小娘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