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頭好痛……”
趙德昭在前進中的馬車內醒來,一瞬間,兩世的記憶同時湧入了他的腦海。
第一世,他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由於兄長早夭,按照傳統禮法,他本應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選。
然而天不遂人願,或許是為了實現母親的心願,又或許是因為擔心自己死後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麵,趙匡胤不僅始終未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反而還默許了其弟趙光義在開封城中大力培植自己勢力的行為。
最終,在一個陰霾密布的夜晚,宋太祖趙匡胤在與他的好兄弟趙光義一起喝了人生中的最後一頓酒後,於次日淩晨離奇暴斃,趙光義在宦官王繼恩的協助下搶先入宮,成功從宋皇後與趙德芳的手中奪得了皇位。
而原本繼承順位最高的趙德昭,在這一過程中卻隻能做一個看客,直到四年後的高粱河之戰,他的人生才迎來了又一個轉折點。
在那場混戰之中,趙光義大腿中箭,獨自駕駛驢車逃離戰場,宋軍大敗撤退,將領們由於不知趙光義的去向,誤以為其已死於亂軍之中,便提議擁立趙德昭為帝。
然而,趙光義未死的消息很快便傳入軍中,此事也隻得作罷,而將領們準備擁立趙德昭的消息也很快便傳入了趙光義耳中,也正是因此,趙光義又一次察覺到了趙德昭對他的威脅。
最終,在趙光義的威逼之下,趙德昭被迫自盡,聞訊趕來的趙光義抱著他的屍體惺惺作態,痛哭曰:“癡兒何必如此?”
第二世,他是一個小有成就的現代白領,雖說並沒有幹出什麼大事業,但憑著他自己的努力,也在公司之中爭取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每月能領到一份不低的薪資。
在閑暇之時,他經常會讀上一些與曆史有關的文章,每當讀到宋朝曆史之時,他都忍不住扼腕歎息,他曾在無聊之時思考過,如果宋朝能夠成功從遼國手中收回幽雲十六州,曆史會不會是另一種走向?
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樣開車前往公司,不料卻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之時,與一輛闖紅燈的汽車相撞,他的腦袋重重地撞擊在彈出的安全氣囊之上,瞬間便失去了意識。
再度醒來之時,他便到了這輛行進中的馬車之上,不僅現代的記憶還在他的腦海之中,就連前世的記憶也一並回歸。
“我現在是在哪兒?”
理清思路之後,趙德昭的心中又有了新的疑問,他揉了揉自己有些脹痛的腦袋,很快,又一股記憶湧入了他的腦海。
這一世,他還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之子趙德昭,而現在,是976年十月二十一日,就在昨日淩晨,趙匡胤已然暴斃而亡,今日便是趙光義登基之日,登基大典將在皇宮中舉行,而自己現在,就是在前去參加趙光義登基大典的路上。
“我這種情況,到底是算穿越呢?還是算重生呢?”
想明白一切後,趙德昭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是我出了車禍之後,重生回了第一世?”
“還是我出了車禍之後,恰好穿越到了自己第一世的身上?”
“又或者是,我其實隻是在這馬車上睡著了,之後記憶中的一切,都隻不過是南柯一夢?”
“算了算了,這事兒想不明白,先不想了……”
趙德昭苦笑一聲,搖了搖頭,與其費心思考這個難以解答的問題,還不如思考一下接下來的路該如何去走。
自己雖然重生了,但終究還是沒有機會救下自己的父皇,趙匡胤暴斃,趙光義即位,此事已成定局,那麼,自己這一世究竟是該收斂鋒芒,爭取平平安安地過完一生呢?還是該奮起反抗,與趙光義爭鬥一番呢?
想著想著,趙德昭又想起了第二世的自己看過的那些史書,沒有幽雲十六州的宋朝無險可守,受盡了異族的欺淩與宰割,在一場場動亂之中,有多少百姓無辜喪命?
“就算找不到機會從三叔手中奪取皇位,我至少也要想辦法,嚐試挽救大宋……”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趙德昭最終打定了主意,他靠在馬車的座椅之上,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
馬車在車夫的駕駛之下,奔馳在開封城的街頭,幾名侍衛緊緊跟隨,保護著趙德昭的安全,趙德昭掀起帷幔朝外望去,見此處離皇宮仍有一段距離,便重新靠回座椅之上,閉目養神。
忽然,一陣強烈的不安感湧上了趙德昭的心頭,他似乎心有所感,猛地睜開了眼睛。
“咻!”
一道尖銳的破空之聲忽然從遠處傳來,那聲音由遠及近,最終在趙德昭的正前方轉化為了一聲淒厲的慘叫。
“啊!”
慘叫聲、墜馬聲、驚呼聲……
多種聲音依次響起,繁華的開封街頭瞬間大亂。
趙德昭猛地掀開帷幔,卻見為自己趕車的車夫已然倒斃於地,在他的胸口,插著一支鋒利的羽箭!
“有刺客!保護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