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祖母綠自被人類發現以來,便被視為具有驅鬼避邪的神奇力量,人們將祖母綠用作護身符、避邪物或宗教飾物,相信佩帶它可以抵禦毒蛇猛獸的侵襲。
可是,卻怎麼也躲避不了厄運。
要不是想要留著做個紀念,存個念想,他還真想將吊墜砸個粉碎。
他們相約,等安娜斯塔西婭與阿列克謝長大後,便離開沙皇一家,到南美洲去生活,在那裏度過餘生。
一切美好的想象,全部隨著一顆子彈的罪惡而煙消雲散。
他發誓,一定要為黛絲報仇,親手解決那位所謂的中央特命全權使節雅科夫列夫。
高爾基還沒有徹底的掌握契卡,不管是為公還是為私,一些在契卡中的死硬分子都必須給清除掉。
隨著毛會暉的成功逃脫,沙皇一家被執行死刑,兩位公主與一位皇子幸運得救的消息也被公布出來,引起了一場場的鬧劇。
事實上,幸存者對李安生的作用不大,眼下的白軍大部分勢力都不希望在沙皇的旗幟下戰鬥,事實上,皇室已經沒有多大號召力,要是利用阿列克謝的身份來聚攏保皇派勢力,投入與產出不一定成正比。
唯一有用的,或許還是令整個世界都垂涎不已的沙皇一家的財富。
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在葉卡捷琳堡被荷槍實彈的革命士兵處死,然而,沙皇國庫中的1600噸黃金卻不知去向,
而許多國家都在猜測,這批黃金被白軍秘密運出,藏匿到了中亞的某個地方,因為,唯一有實力這麼做的,還是當初盤踞伏爾加流域的幾支白軍。
而現在他們又在猜測,這批黃金的去向,不知道沙皇的幾位遺孤清楚不清楚。
李安生也不管這幾個孤兒清楚不清楚,沙皇黃金1600噸一塊不多一塊不少的全部秘密落到了他的口袋之中,這個消息披露出去,不知道會有多麼的震撼人心。
他之所以不怕引起列強各國猜疑,堅持披露沙皇遺孤得救的消息,是想要告訴協約國,你們的陰謀詭計失敗了。
是的,沙皇一家的悲劇是個陰謀。
似乎這個世界上無數人都想要沙皇一家悲慘的死去,那樣一來,他們就能得到巨大的財富。
眾所周知,沙皇一家的財富是這個世界上最多的,美國的幾大財團哪裏能跟三百多年積累以及戰爭掠奪來的龐大財富相比。
除了俄國本土,俄國皇室在海外也有大量的財富,以各種形式存在著:土地與房屋等不動產、股票、債券、銀行存款等等,在英法等國的殖民地同樣擁有大量的礦山與工廠、洋行。
英國當初拒絕尼古拉二世一家到英國去政治避難,實際上也是在將沙皇一家往死路上逼。
沙皇在英法兩國的各種財產估計不少於一百億盧布,任憑是誰都會對這筆財富產生非分之想。
臨時政府的第一次內閣會議就決定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驅逐出俄國邊界,送往英國。而彼得格勒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則也立即作出了自己的決定:逮捕沙皇及其家屬,使之處於革命軍隊的監視之中。
英國立即拒絕沙皇一家入境,使得克倫斯基隻能選擇將沙皇一家在國內的某個地方保護起來,最終釀成了一場悲劇。
而李安生決意庇護沙皇遺孤,簡直就是在對協約國宣戰,這百億盧布的財富,按照法理來講,隻能屬於兩位公主與一位皇子。
要是將這筆財富轉移到西伯利亞與中國,想想都是件無比美妙的事情。
都說沙皇是這個世界最為富裕的。倒真沒有半點虛假。
數百年的開拓與戰爭,使得連大英帝國的王室也無法望其項背。
其他不論,光是鑽石與寶石,歐洲其他國家加起來也不一定能蓋過沙皇藏寶中的鑽石庫。
18世紀初,彼得大帝頒布了一道保護珍寶的專項命令,要求國人不準隨便變賣室中的珍貴珠寶和首飾,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鑽石和珠寶必須由皇家收購。另外彼得大帝還在世界範圍內搜索鑽石珠寶,很多小國得知他的心頭所好都把本國最好的珠寶親手獻上,希望因此得到庇護和福祉。
彼得大帝在自己居住的聖?彼得堡東宮內修建了一座神秘建築物,所有收集到的珠寶都被珍藏在裏麵,世人稱之為鑽石庫。彼得大帝之後,最癡迷於收集珠寶的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如果世界上每個女人都愛鑽石,那麼最愛鑽石的女人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對鑽石的癡迷程度幾近瘋狂,每天都佩帶價值連城的鑽飾,而且花樣經常翻新。她對鑽石切割和鑲嵌的工藝要求極高,俄國曆史上最出色的鑽石切割專家就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出現的。
一次女皇過生日,結果在收到的上萬件生日禮物中有超過一半是鑽石。女皇的鑽石不僅鑲嵌成首飾,就連她日常用的東西都要鑲滿鑽石。她有一本17世紀的《聖經》,銀製的封麵上就鑲嵌了3017顆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