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城牆之下,暮氣沉沉(1 / 2)

因為這不是用兵法可以彌補的東西,其本質的差距在於國力。

陳凡的國力論,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但隻有真正懂的人才會明白。這所謂的國力論,到底有多恐怖和不講理,尤其是身為弱國之人才更加明白這篇國力論的分量。

或許趙國感受並不明顯,但是作為依附在大秦身邊苟延殘喘的韓而言。他的感受卻是真真切切的,龐大的國力差距讓韓根本沒有抵抗之力,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毫無用處。

而一個國家想要擁有龐大國力的,根本便是擁有龐大的疆域麵積。隻有擁有龐大的疆域麵積,才能繁衍更多的人口,而人口也是國力昌盛的關鍵。

大秦之所以一直在變強,那是因為他一直在吞並著周圍的土地和疆域吸納周圍國度的人口,將他們轉化為大秦的子民。這些人或者這些土地,或許一開始並不能給大秦帶來多少稅收和好處,甚至在一開始大秦為了維護這些地方的穩定,還要加大投入,無數的資金和資源砸到這些地方,給大秦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看似費力不討好的舉動,都會逐漸轉化為大秦的底蘊。

所以大秦能夠越打越強,大秦的強大從來都不是僅僅隻靠那所謂的耕戰體係。那嚴苛的軍功封爵製度確實會讓很多人為此而拚命,但同樣的,一場戰爭想要打贏,靠的不僅僅是士卒,不僅僅是將領,還需要龐大的後勤,龐大的資源,龐大的國力支撐。

就像韓若是與大秦出動同樣數量的兵馬,那麼韓要支撐這些大軍的行動,可能要掏空整個國家的庫存和糧倉才能做到,而大秦卻不需要,十座糧倉,每一座取十分之一,就足夠了,這個就是戰爭潛力。

士卒雖然珍貴,訓練強悍的士卒,也確實很不容易,可同樣的人命在這個時代是最不值錢的東西,隻要有錢有糧,隨時都可以訓練出強大的士兵。

韓非深吸一口氣,策馬靠近城牆,此時已經入夜,上黨郡城自然早已戒嚴,城門早已關閉。這個時候想要進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萬一被當成細作,說不定還有生命危險,但他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在距離城牆還有數十步的時候。一道箭矢的破空聲,帶著刺耳的尖嘯,在韓非的耳邊鳴響。鋒銳的箭鏃插入韓非麵前的土地,發出一道沉悶的聲響,韓非勒住馬蹄,抬頭看去,借著依稀的燈火,看到一群士卒,神色凝重。

“來人是誰?立刻止步!若是靠近,立殺不饒!”他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將韓非射殺,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韓非究竟是好是壞,又或者是什麼身份。隻要在其沒有顯露出威脅之前,他們也並不想招惹麻煩。萬一是個他們惹不起的存在,沒人會幫他們分擔責任,

“在下韓非,求見上黨郡太守馮亭!”韓非出聲,表明身份。

城牆之上略有騷動,他們並不知曉韓非是誰,但能夠叫出太守姓名,讓韓非的話有了一定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