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聞仙蹤
秦蘇手裏的長勺“咣當”一聲掉了下來,他奮力的越過人群,走到小男孩的麵前,麵帶潮紅。
一名身著破布麻衣的少年,正在跟他旁邊的一個老者爭論著。
秦蘇顫巍巍的伸出手,握住孩子的肩膀,神色激動的問道“你見過神仙?在哪裏見到的?”
一旁的老人慌忙將男孩摟進懷裏,“大人,這孩子瞎說,哪有什麼神仙,孩子瞎胡鬧,請大人不要放在心上。”說罷,深深的作了一揖。
秦蘇見狀,急忙將手收回。轉頭看向男孩身邊的老人。
老人拄著拐杖,佝僂著身子,淩亂且濕漉漉的頭發遮住了髒兮兮的臉,滿是窟窿的袍子被老人胡亂的係在身上。
“我沒有瞎說,是真的有神……”男孩扭動著身體,想要從爺爺懷裏掙紮著出來。但話還沒說完,便被一隻皺巴巴的大手捂住了嘴。
秦蘇的注意力再次被男孩吸引。
隻見男孩身著一件滿是補丁的寬大麻衣,腰間胡亂用草繩係著。消瘦的小臉上滿是泥垢,一雙杏眼睜的大大的,仰著頭,好奇的盯著秦蘇那滿頭銀發。
老人見狀,用手死死地按住孩子的頭,不讓他直勾勾的看著秦蘇。
“大人,大人恕罪!”老人的聲音有些發顫。
“無妨,我隻是想問一下神仙的事情。”說罷,秦蘇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對著孩子微微一笑,輕聲道:“可以跟我說說嗎?”
老人欲言又止,看了看周圍,把孩子緊緊的護在懷裏。
秦蘇隻覺得有些奇怪,不知道老者為何會有如此動作。隨即心領神會,想是老人家有些顧慮。於是對著老者道:“這裏人多眼雜,老人家請隨我來。”
轉身叫來施粥的少年,吩咐將爺孫二人帶回太守府。
在城西巡看後,秦蘇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便讓趙叔驅車回府。
臨近城門時,秦蘇看到了城西告示處,圍了一群人,對著一塊新豎起來的石碑,指指點點。秦蘇不以為意,輕輕的點了點頭,“碑豎起來了,接下來就好辦了啊!”
太守府,後院書房。
秦蘇端坐在書桌前,看著眼前的老者,牽著孫兒,戰戰兢兢的站在堂下,心中不禁暗暗歎息,想來可能是官家積威深重,老人家心裏有些害怕。
見二人衣衫單薄,落座後,又吩咐丫鬟去拿些吃食和衣物。
“老人家,您不用擔心,帶您和您孫兒回府,就是想問一下神仙的事。”秦蘇一邊說著,一邊起身將丫鬟剛上的熱茶遞到老人顫抖的手上。
老人哪裏見過官給民端茶遞水的?哆哆嗦嗦的接過來,卻也不敢喝,隻得拿在手裏。慢慢的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張俊俏的臉龐,棱角分明。但卻蒼白消瘦,一雙丹鳳眼眸,眼神明亮,目似朗星。
老人看了一眼就立刻低下了頭。不敢與秦蘇對視。握緊了手中的茶杯。
一旁的孩子從進入太守府後便一言不發。緊緊的跟在老者的身旁。秦蘇看在眼裏,心道,這孩子莫不是被這高門大院嚇著了?遂拿起桌子上的點心,遞到孩子的手裏。
孩子卻沒有伸手去接,轉頭看向自己的爺爺,見爺爺點頭後才將糕點塞進嘴裏。
老人默默的看著孩子狼吞虎咽的吃著糕點。直到孩子吃完,他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氣。
“孩子叫趙璞,小名石頭,是十年前,我上山采藥時撿來的孩子。”
老人聲音沙啞,麵色凝重,又接著道,“其實,他說的神仙之事,我是知道的,但,他們不像是神仙啊!”
一番言談之後,秦蘇這才知曉其中緣由。
老人姓趙排行老三,是宛陽城白河郡的采藥人,平常村裏都叫他趙三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