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楚王大賞(1 / 2)

第十三章楚王大賞

“功成後,墨翟老祖歸,從宋國路過,天降大雨,老祖欲在其閭門避雨卻遭拒!此後,宋國國君,更是對我墨家沒有絲毫的封賞。”

“再後五載,齊國伐宋,此時卻再沒有仁人義士前往相助,周邊的諸國亦是冷眼旁觀,此皆宋國昔年自釀之惡果也!”

“蒲想向大王請教的是,卻不知昔日宋國子姓之宗廟,今日又是何景象呢,是否已經成為了野豬、狐狸之屬的樂園了呢?”

趙蒲最後的這番話,卻是刁鑽的厲害,昔日宋國有負於我墨家,後也因此而國滅廟毀,而今日你楚國,又將如何做呢?

熊完頓時如坐針氈,眼看著就要下不來台了。

墨灼華卻不能眼看著自家弟弟,將未來的金主逼到牆角,美目含嗔,輕輕一撇,剛剛還在意氣風發的趙蒲,氣焰頓時為之一消,立刻乖乖坐好,扮傻充楞起來。

“好叫大王得知,我墨家此次入郢,乃是有一物,願進獻於大王!”

墨灼華放低姿態的“進獻”,對此時的楚王來說,真乃是天降甘露,急忙說道,“快快取來,讓完一觀!”

坐下有隨行墨者,取出了一隻木盒,獻於楚王座前。自有專人檢查之後,方才送到了楚王手中。

熊完一看,此物乃是修士日常修行當中,最常用的物品--一支毛筆。墨家如此鄭重其事進獻的東西,卻隻是一支毛筆,未免兒戲。但熊完卻不敢小視,自己剛剛才感受過墨家的難纏,此物當不會如此簡單。

有機靈的“中射”已經研好磨,送到了大王的跟前。

熊完提筆蘸墨,頓時便覺得不對。原先自己所用的毛筆,每次隻能蘸取少許的墨汁,多了便會滴下,甚是不便。而墨家的毛筆,能夠吸取的墨汁的量,至少是從前的三倍。

筆鋒落在竹簡之上,熊完又是一驚,這墨家的新筆,控製起來,遠比從前要得心應手,筆鋒落下,蜿蜒曲折,筆隨意動,煞是舒服!

待到墨汁用盡,落在竹簡之上的文字,已經遠遠超出了之前使用舊筆之時。

熊完沉吟不語,默默計算之後,大驚失色,竟然直接由坐姿一躍而起,疾行幾步,自高高的月台之上主動下來,來到了墨灼華的座前。

“墨大匠,完隻想知道一件事,用這墨家新筆書寫,效率到底能夠提高多少?”

對於楚王的失態,墨灼華絲毫不感到奇怪,自己當日剛剛見到這“墨筆”之時,又何嚐不是如此。

慢慢的,一字一句的清晰說道,“我墨家之間實驗後得出結論,使用這墨筆,一個人的書寫速度,至少能夠提高三倍!”

“三倍,竟然是三倍?!”楚王失神自語。

盡管作為質子,熊完在大秦待了整整十年,但由於春申君的存在,其一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熊完實在是太清楚,墨家這看似不起眼的新筆,其三倍的書寫速度,到底意味著什麼!

培養一名修士,最大的困難,便在於那漫長的時間。從凡人,到踏入修行之途,一般需要整整十五年!這十五年中,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了“識字”,這個最最基本的要求之上。

天庭定為標準的“神書”,形體優美,成熟規範,堪稱是一種完美的。但就是有一點,其筆畫實在是太多了,且筆畫之中多蜿蜒轉折之處,常人不經過長時間、艱苦的練習,根本就難以控製。若想學全基本的文字,除非是天生的讀書種子,否則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走,隻有通過反複不斷的練習,才能真正邁入修士的門檻。

如今,墨筆的出現,將一個人的書寫效率,生生提高了三倍,最保守的估算一下,楚國培養一名修士的時間,至少也能縮短了一半,有此利器,那東方諸國,又何敢再嘲笑我楚國為“蠻夷之國”?

一想到此處,熊完雙目漲紅,激動的不能自已!

“好!好!好!墨家今日為我大楚立此殊功,不重獎,不足以酬其勞!”楚王高呼,而周邊的諸位臣工,包括身為令尹的黃歇,對此均無異議。

“拜墨家巨子孟勝為“國老”,食邑三千戶!”

“拜墨灼華為“工尹”,總攬我大楚的營造之事!”

“封徐弱為“左史”,專司城防建設之事!”

熊完略作沉吟,接著給予的乃是整個墨家的封賞,“自今日起,準許墨家,在我大楚全境,宣揚墨家學說,另,自藏庫之中,每年撥付墨家5000萬錢,以壯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