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食材的傳入與演變(1)(1 / 2)

大約是村裏人變少了,菜市場的規模也越來越小,但正好方便了鍾顏和鍾臨尋找食材的時間。

菜市場雖然小還是五髒俱全的,蔬菜多種多樣的,就是禽類的味道有點衝。

嬴政麵露疑慮,這些蔬菜他好像都沒見到過,大秦日常食用的葵、韭、蔥、蒜、蘿在那些吆喝的人手裏也沒有見到。

難不成東西都是百越之地傳入的?

那要不過段時間把百越打下了?

鍾顏似乎想起了自己還要肩負講解曆史的責任,便在鍾臨買菜的時候,將攝像頭對準了自己:

“很多人其實有穿越到古代的想法,但是注意哦,穿越之前還是要先了解一下各朝的情況,我們現在就從古代的食材說起。”

“早在商周時期,‘五穀’和‘五菜’就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主要食物,當時南方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北方主要糧食作物是黍與稷。”

聽到這裏,劉邦突然有了一個疑問:“如果他們與我們的時代相去甚遠的話,那麼他們是怎麼知道商周時期的作物?”

劉邦:莫非後世人可以去往商周時代詢問那裏的人,那朕要不要在各縣尋找一下,萬一有人來了我大漢呢。

“陛下,還有史書和各類書籍流傳下來……”呂雉直接撲滅了劉邦這種奇葩的想法。

劉邦清咳了兩聲緩解尷尬,還嘴硬地說道:“可是民間野史混雜,他們該如何甄別呢?”

“那陛下是如何甄別秦史的呢?”呂雉反問。

劉邦:……

提完商周,鍾顏又繼續介紹道:“後來畜牧業發展,春秋戰國時,家畜也成了重要的食物。”

“但主食和蔬菜基本沒有變化,至於《詩經》裏麵提及的蔬菜,有人計算過,一共才二十多種。”

“但是那些蔬菜在今天看來不過是浮萍、水草之類的東西。”

一群吃浮萍、水草的皇帝:……

劉徹不可置信,轉頭問衛青:“朕吃得有那麼寒酸嗎?”

衛青:……

衛青也不知道該回答什麼,難得在腹誹道,陛下,你要不要看看你說的話,你說你吃的寒酸,那臣吃得算什麼?泔水嗎?

天幕中,鍾臨已經和攤主還完了價,畢竟昨天賺了錢,鍾臨決定大氣一點,高價買下別人運來的鮮冬筍。

冬筍也有早出的,但是味道比不上在大寒前後挖掘的,但是至少比冬筍幹要鮮。

鍾顏拿著自拍杆,跟著去買香菇的鍾臨,等到買豆腐的地方,又繼續介紹:

“秦朝時,水果豐富起來了,栽培的果樹主要有桃、李、棗、杏等。”

“而漢朝時期,就出現了我身後這位主人公——豆腐。”

鍾顏讓開鏡頭,讓所有人看得清清楚楚,雪白的大方塊被菜刀輕輕一劃,四四方方的豆腐便被老板挑出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