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碗,宋月就將全家換下來的髒衣服拿個木盆裝了,又去隔壁豬圈門口背上了大竹筐,往河邊走去。
小宋村三麵環山,一條小河從村子中間穿過,村裏的人家蓋房子也沒一個章法。
一般就是比較交好的幾戶人家湊一塊,稀稀落落的散落的各個地方。
其實這麼排列也是有道理的,這時候大家的吃用全靠田裏出產。
要是把房子蓋在空曠的地方,那屋前屋後都可以開出一大片地來種菜,全家一年到頭的菜全靠菜園子產出。
種的多的人家,還會挑了新鮮的蔬菜去鎮上賣,不過換不了幾個錢就是了。
畢竟家家戶戶都有菜,除了大戶人家會采買點,普通老百姓沒人會傻到花錢去買菜吃。
除了生活有點貧苦,宋月心裏對來到這個異世,其實沒有太多的抵觸,厭倦了城市的喧囂和車水馬龍。
此刻遠處的青山上繚繞著一縷縷的煙嵐,清晨的陽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
河岸邊的垂柳此時已經開始枯黃,柔軟的柳枝在風裏搖擺,輕輕撥弄著水麵,撩起來層層漣漪。
帶著些許涼意的秋風,吹在臉上格外舒服,帶著青草和泥土的氣息。
宋月把竹筐靠在柳樹的枝幹上,用木盆舀了水放在岸邊的石頭上,再將衣服浸泡進去。
這裏的布料很貴,哪怕粗麻布衣裳,也算是昂貴的物品,洗衣服自然也沒有皂角,身上沾得也就是些汗水和塵土。
先讓它浸泡著,一會拿木棒捶打一會,擠幹,衣服也就算洗完了。
趁著衣服浸泡的時間,拿起邊上的竹筐沿著河岸開始割草。
已經是深秋,剩餘的青草已經不多,入冬後家裏的牲畜就隻能吃曬幹的幹草,所以趁著河岸邊的草還有綠意的時候,她每天都會盡量多割一些回去。
今日宋大石帶鐵柱上山,估摸著也就是砍柴,準備過冬的柴火。
不過比起割豬草,去山上砍柴要有意思的多,這個時節,山上有很多果樹都掛了果,甜甜的柿子,紅彤彤的蘋果。
還有滿山的堅果這時候也可以收了,香噴噴的野板栗、榛子、核桃……
也不知道小宋村這裏有沒有這些,等有機會了,可以去山裏看看。
想到這裏,宋月不住的有點沉默,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個五六天,她應該就要嫁到楊家去了,也不知道那邊究竟是個什麼光景。
在宋家的日子雖然艱難,但是通過接收原主的記憶,好歹有幾分熟識,至少餓不死。
到了婆家之後萬一遇到一家極品,天天受磋磨,那樣的話還不如在宋家來的自在。
至於婚後生活,她是一點也不擔憂的,聽說楊家大郎病的已經起不了身,自己隻當過去當護工,照顧一個病人就行了。
宋月的手腳很快,一邊割草一邊想事情,已經割了大半筐草,河邊實在是沒什麼東西。
天天洗衣服,人來人往,就算有點野果子,也早就被小兒和婦人們摘完了,輪不到她。
“小月,你也來洗衣服了啊?”
聽見有人叫自己,宋月從草叢裏抬起頭,看著遠處一個紮著兩根麻花辮的小姑娘,抱著木盆正朝著河岸邊走。
“哎,春杏姐姐,你也來啦。”
來人正是隔壁王嬸子家的大女兒春杏,比宋月還大一歲,兩人經常結伴一起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