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數不知道,一數才發現,這些日子她們攢的錢還真不少。

一開始的時候,每次去買的時候都是帶的和最初一樣的每種口味各五十塊。

除掉最後收攤前會有半賣半送的優惠,每日進賬都是四百多文。

半個月後有了穩定的客戶便加了量,每日的收入就到了六百多文。

這兩個月攢下來,光是山藥糕的收入就有快十七兩,這都比楊老爹做一年的木工掙得還多了。

“騾子的價格大概是十二三兩一頭,若是水牛就得二十多兩,對於咱家來說又用不著買水牛,買一頭騾子足夠了。”

楊老爹默默的計算了一通才對眾人道,臉上是難掩的興奮。

“那等我們明日再去鎮上賣了山藥糕,就去牲口市場看看。”

楊大娘也下定了決心,畢竟這些年楊老爹的辛苦她也看在眼裏,自己的男人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經常在隔壁餛飩攤子上吃早飯人裏,有位大叔,就是想看牲口的一把好手,是專門做牲畜買賣的牙人。他也經常來我們攤子上買糕點,明日我們給他送些糕點,讓他幫忙想看想看。”

宋悅對那位柳大叔的印象很深刻,這人很是開朗,經常在吃餛飩的時候和旁邊的人說笑,打趣她的次數也不少。

買騾子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了,全家人都十分高興。

現在已經十一月中旬,天氣早就冷的不行,全家也都穿上了楊大娘抽空做的新襖子。今日起床的時候,便聽見楊樹有開始咳嗽了。

這兩個月家裏買了好幾次豬下水,平日的菜裏多了葷腥,楊樹的氣色倒是好了不少。

但是天氣一冷,咳嗽就又起來了,湯藥不曾斷過,可是就是不能根治。

宋月心裏覺得楊樹這大概是慢性支氣管炎,也經常煮了秋梨、白蘿卜水等潤肺止咳的湯水給他吃,但效果不大,冬日溫度冷了下來還是越來越嚴重了。

宋月幫著拍拍背,又去倒了些溫水給他,才好上一點。

慢性支氣管炎這個病放在現代都很難根治,更別說這裏沒有消炎藥抗生素,隻能到明年天氣暖和起來的時候,緩解之後看看楊樹身體如何。

若是還好,那便要加強一些身體鍛煉,好好做一下肺部的康複訓練。

給房間裏的炕重新添了點炭火之後,宋月才隨著楊老爹和楊大娘出門。

清晨的寒風吹的人直哆嗦,連頭發絲上都帶了白霜,走了好一會,身體才漸漸暖和起來。

“等這次賣完,這山藥糕的生意也該停一下了,天氣太冷了,天天這樣站在寒風裏吹,人都受不住,況且家裏的山藥也不多了。”楊大娘開口。

今年家裏已經賺了不少錢,哪怕買了騾子還剩下不少,況且楊老爹還有木匠的收入,可以留在家裏安安心心的過個冬。

冬日的街上,依舊人已經少了不少,但是知道今日是楊家出來賣山藥糕的日子,還是有許多鎮子上的老客戶裹著棉襖上門。

“是姚掌櫃的啊,今天要多少?這天越來越冷了,今日賣完之後,我們可能就要歇攤了。”

楊大娘熱情地招呼著老熟客,此時的她和客人們交談起來已經十分順暢,沒有初次出攤時的那種慌張了。

“哎喲,我們家小孩就喜歡吃這一口,這天冷了也放不壞,那就給我包上兩斤吧。你們這歇了攤,什麼時候再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