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年初二這天,宋月也要回小宋村一趟。

本來她是不太想回去的,畢竟那本來就不是她的家,對於那家裏的人也沒有任何好感,回去之後別說款待了,怕是又要幫著幹一堆活。

但是楊大娘說,那畢竟是她的娘家,連走親戚都不回去,別人怕是也要說閑話。

總歸是要把年禮送過去的,如果還算和氣,那便留下吃個飯,要是宋大石和繼母沒有好臉色,那早早的回來了便是。

宋玉一想也是,走一趟就當走個過場了,何況王嬸子一家還在。

年前遇到了柳家那樣的事情,不知道春杏姐現在怎麼樣,回去看看也是好的。

於是大年初二這天,楊林便趕了車,送她回小宋村,至於楊樹,天寒地凍的她是舍不得他來吃這個苦頭的。

這次給宋家帶的年禮是一條臘肉,還有一包自己做的山藥糕。

給王嬸子和春杏姐帶了兩朵自己做的絹花,山藥糕也是照樣的包了一份。

楊林趕車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楊樹不能出門,要是要楊老爹趕車送她回小宋村,有些說不過去了。

楊林便主動提出來送她回去,拍著胸脯說自己已經八歲了是個大人了。

去年的時候楊林跟著楊大娘和宋月也趕過幾次車去鎮裏,技術是沒什麼問題了,這楊大娘便也同意了。

“嫂子,我還認識去小宋村的路呢,上回你和大哥成親的時候,我和村裏的叔叔伯伯們一起去接的你。”

路途遙遠,楊林便和宋玉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

“我還記得呢,那時候我和媒婆坐在牛車上,你在前頭走著,媒婆還指著你給我看,說是你們楊家的孩子長的都俊俏的很。”宋月打趣著楊林。

楊林白嫩的臉上泛起一層紅暈,楊家的這幾個孩子皮膚都像了楊大娘,哪怕楊林也整日在外頭幹活,冬天養了幾個月皮膚又白回來了。

“嫂子你在家的時候,你爹對你不好嗎?”

楊林想不出來,為什麼有爹會對自己不好的,他爹雖然不怎麼說話,但是每次上街回來都會給他們帶好吃的。

小時候爹還會把他抱著騎在脖子上,帶他去山上摘果子,夏天去河裏學浮水。

“小時候我奶奶在的時候對我還行,我奶奶對我是很好的,還會給我蒸雞蛋吃。我家窮,全家人的收入就靠種田,雞下了蛋也是要留著去鎮上賣錢的,經常吃不飽,但是我奶奶總會給我留些紅薯芋頭,讓我不挨餓。後來我奶奶走了,我爹娶了我繼母過門,他們又生了兩個孩子。繼母自然是對著自己的孩子更好一點,我爹什麼都聽我繼母的,其實也沒又怎麼打我,就是說話難聽了些。每日從起來就是幹活,幹到天黑還要餓著肚子睡覺。”

宋月慢慢地回憶著原主在宋家的生活,因為經曆那些苦難的不是她的靈魂,所以對宋家也沒有太多的怨恨。

隻是覺得,在宋家的那些日子已經離她很遠很遠了。

“那嫂子在家太可憐了,我爹娘都是好人,肯定不會對你不好的。”楊林試圖安慰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