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有這胖丫家送來的兩條魚,自然就是吃魚了。
紅燒魚、清蒸魚、酸菜魚、烤魚……想了很久到底怎麼做,最後還是決定吃酸菜魚,配料自己家都有,熱騰騰的也好吃。
由於平安鎮這邊的人都是不吃辣的,自然也沒有辣椒可以用,宋月隻得自己改變了一下配方。
先把大黑魚給切了,兩邊的魚肉先切下來,片成片,魚排切成了小塊,這些切好的魚要先在水裏浸泡一會,去去血水。
趁著這個功夫又將楊大娘自己做的酸菜,拿出來清洗了幾遍,擠幹了水分之後,也切成了小塊。
起鍋燒油,油熱了讓入薑蒜,刺啦一下,整個香味就出來了,接著把魚排和魚頭放到鍋裏炒。
炒了一會之後再往鍋裏加入熱水,湯就變成了奶白色,再這個時候加入酸菜,還有鹽調味。
讓湯多煮一會,把酸菜的味道都融入了湯裏才好喝。
魚片這時候也可以從水裏取出來擠幹了,加入地瓜粉和鹽攪拌,給魚片上層漿,這樣燙出來的魚肉才會滑嫩。
另一口鍋裏則是用白水煮了點粉條,去年的紅薯粉條做的很多,一家人吃了一冬天還剩下好多。
把紅薯粉放到酸菜魚湯裏,想必也很好吃,而且還不用做主食了。
攪拌好了魚片之後,家裏沒有那麼大的碗可以裝,直接就拿了冬天吃鍋子的那個陶鍋。
先把魚排和酸菜盛進去,把另一個鍋了的粉條也撈了進去。
接著開始往鍋裏一片一片的下魚肉,這時候可不能圖快一下子把魚肉都倒了進去,那樣子魚肉會粘連到一起,不好煮熟。
魚片切的很薄,下鍋之後攪動幾個來回也就熟了,最後連著湯一起倒入陶鍋。
原本出鍋後應該放上辣椒芝麻和蔥花,用熱油再潑一遍了,但是宋月為了省油,就隻是簡簡單單的在湯上撒了點蔥花。
不過這也絲毫不影響酸菜魚的美味,家裏人早就被這又酸又香的香味勾的肚子咕咕叫了。
這一冬天,楊家人早被宋月的廚藝給驚豔了無數次,所以也不好奇為什麼她能將魚做出這見都沒見過的吃法來,其他人都隻管吃,享受美食就好了。
接下來的的日子就十分忙碌了,開春了地裏就要動起來了。
前幾天楊老爹和楊大娘已經將地都施過肥了,然後就要開始耕地,今年有了騾子,楊老爹一個人去地裏倒也不算是太辛苦。
宋月和楊林則是跟著楊大娘,去荒地那邊,將土都鬆了鬆,大部分地方都空出來種山藥了,當然紅薯也不能少,要是沒有糧食,全家都要靠紅薯過日子。
每一塊地的邊緣不是種上了蠶豆豌豆,就是種了黃豆,總之是各種豆類,春天播種,到了五六月份也就都成熟了。
冬天的時候比較清閑,楊大娘和楊老爹將自己原有的荒地邊上的幾塊地也給清了清。
把碎石塊什麼的都撿幹淨了,現在那新開出來的幾塊地就用來種黃豆和玉米。
玉米比較好活,不怎麼挑土地,況且這地裏也都撒了許多草木灰,這也是能肥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