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來到了莊子上,時間還早,還是大上午呢,一家人就將家裏收拾了收拾。
雖然前幾次來的時候已經整理過了,但是長久不住人,桌椅上總是會有落灰。
那些被子什麼的,也在院子裏拿竹竿搭了一個架子,拿出去都曬曬。
等做完了這些,宋月就去池塘那邊看她的亭子和池塘了,說的自然是家裏麵這個,而不是外麵那個新挖的魚塘。
那魚塘得放著讓它先積點水,這都秋日了也沒什麼好種得,荷花什麼得都得等到明年買點藕種再說了。
家裏得這個池塘不大,周圍用石頭圍了個邊,水麵上的睡蓮葉子還是綠的,花就沒幾朵了,由淡黃色的和紫色的,夏日開成一片的時候才叫好看。
荷葉之間由幾尾紅色的鯉魚在悠閑的遊來遊去,好不自在。
這片池塘裏麵早就自成生態了,平常不用人喂,這魚也不會餓死,這倒是方便的很。
不然照楊家這好長時間才來一次的頻率,這鯉魚肯定是養不活的。
那座新建的亭子是個方方正正的,和周邊的院子一個風格的,倒是不突兀。
宋月覺得在亭子的三麵都掛上竹簾,那就更有氛圍了,可是現在不怎麼住,沒人打理竹簾很容易淋雨壞掉。
在這小亭子裏歇了一會,吹著秋日荷風,看著魚兒自由自在的嬉戲,覺得是這段時間以來最悠閑的時光了。
她真的很喜歡鄉下這種不用努力,可以安心躺平的慢節奏生活。
以後年紀大了一些,就和楊樹搬到這裏來養老,和楊大娘一起種種菜。
反正家裏已經不怎麼缺錢了,周家酒樓隻要不倒,他們可以躺平一輩子。
宋月這廂在亭子裏發呆空想,楊大娘卻提著水桶就往外麵的菜地裏去除草了。
夏日的時候菜地裏的種子就已經發芽了,但是那菜苗總是蔫巴巴的,還是雇了一個莊子上的嬸子,每日來這給菜地澆水,這才好起來。
現在菜地裏的菜苗已經綠油油的,楊大娘從那密集的地方勻了一把出來,中午用來做個青菜雞蛋湯。
青菜這種播種的時候都是直接把種子撒到地裏去就成了,這剛長出來的時候,就可以把那菜苗給勻出來一點慢慢的吃了。
到最後的時候留下的一些,讓它長成大菜,到冬日裏沒什麼可吃的時候,來掘一顆就能炒一盤。
這時候吃菜苗就是吃的一個鮮嫩,等到冬天養大了,霜凍之後,菜會變得更軟一點,還會帶著點甜味。
所以那香菇炒青菜,其實就有兩種類型,這個時候就是用小菜苗炒的,冬天的時候就是把大青菜切成了小段,兩種口味也有些差別。
楊林和梅子兩個孩子到外邊去放風箏了,楊老爹也跟著出去了。
一邊看著孩子不讓他們往河邊跑,順帶著也看看莊子裏的那些田地,今年的收成怎麼樣。
田裏的稻子雖然都金黃了,但是每個穗子上結的果實卻不算多,也不是很飽滿。
想想也知道是今年那雨水太大了的後果,後麵雖然也追肥了,但是肥力還是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