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才剛剛出去,這才半個多的時辰,楊樹就回來了。

“今天怎麼這麼早回來了,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兒?”

宋月看著楊樹的臉色不太好,就趕緊問了問,楊大娘正在院子裏收拾蔬菜,見到這情況也圍了過來。

楊樹將今日在銀樓發生的事情給他們說了一遍,兩人聽了也十分氣憤。

\"這窩囊氣咱們可不受,不幹就不幹了,咱們再找別的事情做。\"

現在家裏也不缺錢,隻是楊樹一直閑在家裏很無聊,就想著出去找點事情做,倒也不缺他這一點工錢。

既然做的不開心,那就回來好了。

“不就是那一兩個月的工錢,不要了就不要了,他們這也太欺負人了。”

楊樹這些年身體不太好,最初的時候去私塾讀了兩年書,後來也沒有和外人有過什麼太多來往。

現代職場當中這種憋屈的事情多了去了,宋月已經見怪不怪了。

所以那時候他才辭了職,一直在家裏麵做手工,就是厭惡這種人情往來和爾虞我詐。

沒想到楊樹在銀樓裏幹個賬房,也能夠遇到這種事情。

“那相公你回家之後,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情嗎?我們都支持你。”

這意思也不是說回家之後,又要立馬去找一份另外的活幹,隻是怕他在家裏無聊。

宋月覺得楊樹的心思其實挺敏感的,以前的時候就一直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好,覺得拖累了這個家而愧疚。

要是真讓他什麼事情都不幹,一直待在家裏,可能又會鬱鬱寡歡。

這些日子在銀樓裏幹活,每天能出去上工,精神氣都是挺好的。

楊樹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自己有什麼別的事情可以做,其實現在不缺錢了之後他倒是想去讀書了。

他一直都挺喜歡讀書的,但是覺得自己不一定能夠一直考上去,最後當不了官,也是白白花錢。

在銀樓工作了這麼久之後,倒是發覺了一件事情。

家裏人都出去玩了,他卻因為每日要去上工,不能跟著一起出去,沒有辦法自由的安排時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有點苦惱。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也想找一份像楊老爹的木工,或者是宋月那樣,自己在家做手工,隻要在一定時間內將活幹完了,其他時間比較自由的工作。

此刻想了想,覺得自己要想要金榜題名可能有點難,但是再讀兩年書考一個秀才舉人什麼,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在私塾裏念書的時候,先生便誇他天分不錯,記起東西來很快,自己也愛學習。

楊老爹和楊大娘,兩個人都比較喜歡在村裏的生活,年紀要是大了點一家人搬到村子上去。

他要是身上有一些功名,那在村子裏麵辦一個私塾,教教孩子們啟蒙認字問題是不大的。

他之前去上的那個私塾,就是隔壁村子裏麵一個老秀才辦的。

在吃晚飯的時候,楊樹就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跟家裏人說了說。

宋月原本就覺得沒有繼續讀書這個事情,有點可惜了,此刻必然是支持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