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母和楊大娘留在屋子裏邊收拾東西邊說話,裴老則帶了兩個學生到外頭田地間去走走。
劉子昂沒來過鄉下,看到什麼東西都覺得很新鮮。
“這田裏種的是稻子還是麥子?我瞧著怎麼都差不多。”
“南方這邊種的基本上都是水稻,北方那邊種麥子的比較多一些。”
遇到一些知道的問題,裴老一般都會給他解答。
但是有一些無厘頭的問題陪老野量不出來,比如抓起地上一朵小黃花就問這是什麼東西。
有些楊樹知道的,便會告訴他一個這邊本地的叫法,但也有一些雜草,楊樹也叫不上來。
“那師弟你們家有了這麼一個莊子,是不是一年四季瓜果的吃不完?”
劉子昂隻知道之前自己在家裏的時候,每個季節都會有莊頭上門,把那新鮮的蔬菜瓜果都送上門來。
“我們這個樁子小的很,隻有這些田地是佃出去了,其他山上的果子要是想要隻能自己過來采摘,並沒有莊頭幫我們管理。”
宋月他們買這個樁子,最初的原因也隻是懷念村裏的生活,想找個地方給楊大娘種種菜打發打發時間。
“這莊子上風景倒是不錯,前頭還有一條小河,河邊還有一些柳樹呢。”
這個小莊子自然是比不上大戶人家的別院的,劉子昂以前去的那些都是精心打造過的,園林別院裏麵全是人工的假山流水。
“這些都是山野間的尋常風光罷了,隻是你未曾來過才覺得新鮮。”
“我倒是覺得有這樣一個莊子挺好的,夏天的時候來避暑還能自己親手摘點瓜果。”
這樣的莊子,劉子昂家裏竟然也是有的,他前頭說的那些給他家送蔬菜的,便是這樣子的莊子和那度假的別院不是一個東西。
“要是喜歡以後就多來幾回,反正這邊空著也是空著,就怕你覺得無聊,在這裏除了釣釣魚,看看花也沒什麼別的事情可做。”
村裏的生活總是有許多不方便的地方,在那城裏麵好歹可以逛逛鋪子酒樓,這裏是真的沒什麼娛樂活動。
裴老以前倒是去這樣子的地方住,過一段時間,不過相比之下,他還是覺得在書院裏麵教書育人,偶爾跟老友小酌兩杯,那樣子的生活更愜意。
裴老和劉子昂這樣子的都出生於富貴人家,自然不知道莊稼人的艱辛,去村子裏也就是體驗生活罷了,從來也沒為生計苦惱過。
“你可知道這水稻畝產一般能有多少?”
裴老帶他們兩個過來,肯定不隻是看看各種不知名的野草的。
楊樹從小在村子裏長大,家裏一直都有種水稻,這話自然不是問他的,而是問劉子昂的。
“我知道,書上說畝產大約是三百斤左右。”
劉子昂雖然沒有種過地,但是這種基礎的知識還是知道的,畢竟農事也是科考裏重要的一環。
“那你知道水稻成熟需要多少時間,中間農人又要做哪些工作嗎?”
成熟的時間大致上是知道的,但是需要做那些工作,確實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