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上午,劉大牛就牽著騾車來歸還了。
“你弟弟怎麼樣,昨日看上大夫了嗎?”
楊林也挺為好朋友著急的,以為他們已經從城裏回來了。
“在路上就沒氣了,沒挺過去。”
劉大牛的眼睛紅紅的,小魚已經五六歲了,會跟在他身後跑來跑去,兩人感情很好。
弟弟就這麼走了,他們家就剩下大牛一根獨苗了,楊林年紀不大,也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安慰他。
劉小魚還是個沒成年的孩子,劉家在這邊也沒什麼親戚,所以也沒什麼葬禮。
家裏的人定了口棺材將人埋了,家裏那些他的東西都燒了,又燒了些紙錢,也就算是結束了。
大牛娘幾次在家裏哭暈過去,大牛爹則是默不作聲,默默去地裏幹活了。
孩子走了,家裏人的生活還是要繼續,地要種人也要吃飯。
大牛這幾日也仿佛一下子懂事起來,不再整日想著出來玩鬧,娘傷心過度了,大牛就在家裏幫著做飯,偶爾也去地裏幫他爹除草。
劉子昂為了更好的感受莊稼人的辛苦,去地裏幫著別人幹了好幾天的活,人也曬黑了一圈。
一開始的時候做事都不成樣子,人家還嫌他礙手礙腳,但是他臉皮厚也不怕髒,在田裏連著學了好幾天。
到現在他已經將拔草的活做的有模有樣了,每日回來都帶了一身的泥水。
“若是那家裏隻有一兩個勞動力的人家,怎麼忙的過來啊?”
“以前我們家就是,家裏隻有我爹一個勞動力,我娘能幫著做一點但是還要在家裏照顧我們,從耕地到育種追肥收割基本都是我爹一個人做的。”
楊樹想起了自己家在清河村的那些年。
“這麼多活,楊老爹一個人怎麼幹?”
劉子昂感覺有點震驚,他這拔草一整天下來,也不過就拔了不到一畝地。
“還能怎麼幹,從早到晚的幹唄,家裏的地就算空在那裏不種,稅也照舊要交,我娘有空就過去幫幫忙搭一把手。”
稅收,就像是壓在每個人身上的一座大山,豐收的喜悅維持不了多久,就要開始交稅。
若是遇到那荒年,田地顆粒無收,朝廷不免除稅收的話,百姓就要變賣家中財物,用銀錢將稅糧給補上。
忙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劉子昂在家裏思考很多現在關於賦稅的政策,除了賦稅還有徭役。
他一直都是生活在富貴圈子,很少有機會見識真正的底層生活。
原本印象中最苦難的日子也不過就是在城裏,因為家中長輩去世,或者有人生病拖垮全家,都是些關於天災人禍帶來的苦難。
而如今他見識到的,是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日辛苦耕作,收獲時的喜悅,和交稅時的不舍憂愁。
賦稅很重要,國庫想要充盈,邊關作戰想要物資糧草,這些都需要賦稅。
但是這富貴人家和底層百姓之間生活差距之大,是他前所未料的。
這些事情給他帶來的衝擊,正是裴老帶他來鄉下的真正目的。
楊樹和劉子昂不同,楊樹隻是單純的喜歡讀書,以後最大的夢想可能就是開個私塾教書育人。
裴老在教導楊樹的過程中要簡單很多,隻需要在他不解的地方為他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