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九節:字與句(1 / 1)

複讀班的語文老師說:小說就像是女人的臉,散文就像是男人的臉,因為小說需要大量的修飾和描寫,就像是一個女人的臉一樣,描眉畫眼,濃妝豔抹;而散文多是用敘述來寫的,不需要太多的繁華隆重的修飾,但是需要是像一個女生找對象一樣,去看男人臉上的細節,這個人長得怎麼樣啊!眼睛是什麼樣子的,丹鳳眼還是什麼眼?嘴巴是什麼樣子的,臉型又是什麼樣子的,說話時的言行舉止又是怎樣的?各種細節部分都要照顧到,所以散文注重的是細節。

她還說:一篇優秀的文章,細節描寫是必不可少的,你的文章有了細節,就會變得更加精致,細節到位,也會使你的文章更有層次感,增加你文章的美感。

這句話賀炎一直記在心裏,後來,賀炎小說的內容描寫也更加注重細節了,但賀炎依舊死性不改,文章內容的細節會增加,但是賀炎依舊會用大量的筆墨去渲染環境和人物的情緒,甚至於在聽了語文老師的那番話之後,賀炎對於環境和情感的描寫也更加注重細節,角度也更刁鑽了。

複讀班的時候,賀炎半個月才能放一回禮拜,因此那段時間的賀炎就徹底斷更了,又改回了在紙上寫,但是這次賀炎更加注重細節了,給自己增加了很多瑣碎的事情,那時賀炎寫小說時用小學時候寫作文用的日記本,格子的,賀炎還是把它一張一張地撕下來。

等什麼時候寫完了,或者是自己感覺寫夠了,就用膠棒把那些紙給按順序粘起來,手動做成一本小說,粘住的側麵再用膠帶固定一下,賀炎就是這樣給自己添麻煩的。

但是複讀班出來的時候,賀炎就給它丟掉了,因為大概是寫了五千字左右吧!賀炎又不負眾望地寫殘了,那個時候賀炎是一丁點都擠不出墨水來了,索性就不寫了,後來賀炎在那個融梗的平台寫小說的時候,又賊心不死地“重操舊業”,想把那部小說重新寫一遍,奈何初稿早已經不知所蹤了,賀炎也隻能靠自己的記憶去寫。

結果,又不出所料地,沒寫多久就再也寫不下去了,可憐賀炎還想著初稿有幾段寫得不錯的環境描寫,隻能說是丟得一幹二淨了,也很好奇賀炎當初是怎樣能“忍痛割愛”把它和那些沒用的書打包賣掉的。

但是要回歸正題的話,賀炎就有些鬱悶,語文試卷上有道題是判斷語句的對錯的,賀炎總覺得試卷上給的四個選項裏麵,最起碼有三個就是正確的,但是答案往往都是賀炎意想不到的。

這就是讓賀炎鬱悶的地方,就像班上的女同學嘲笑賀炎的方言一樣,這也就怨不得賀炎討厭女生了,是她們自討苦吃罷了。

賀炎就很討厭出判斷語句對錯的這類人,就和討厭給快樂定義“正確答案”的跳過童年的出題人一樣,不同的人說話的方式和用詞的搭配肯定不一樣,而且賀炎都覺得它給的答案最起碼有三個是對的,在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下,選什麼都是對的。

結果…

語文老師還真能給找出其它語句的錯誤點,那聽得賀炎是一愣一愣的,什麼時候說話的語句和用詞也有正確答案了?

難道“hello”就一定比“你好”和“好久不見”高一個等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