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政治老師不知的寒假作業,賀炎從來都是隻完成紙質的,時事政治從來不看,要看也隻是看國外的,誰今天打仗了,誰昨天鬧矛盾了,說不上是崇洋媚外,那些能搬到舞台上給外國人看的,哪一個不是導演能拿得出手的大製作,那些爛片都是留給自己人看的,怕隻怕丟人現眼。
畢竟早些時候的一個父親,他在自己家庭中的地位是像皇帝和一群大臣一樣的,一個不高興了,拋妻棄子,要是還有點良心,收錢給人賣了,說不定人家看這是自己花錢買來的,會對這人好點。
然而有太多太多的詞語來形容那些大導演了,道貌岸然,衣冠禽獸,偽君子,人麵獸心,多得數不勝數。
可能就隻有古詩詞的讀音是這樣罷!很多已經老掉牙的所謂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到現在還留著,冠冕堂皇的理由,這是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也是人的道德觀,這個可有用了,得留著。
現在看來,說這話,辦這事的人,那才是真真正正地對皇上忠心不二的狗奴才,皇帝要禦駕親征,奴才先連夜把馬匹洗刷一遍,再給馬上上好看的顏色,臨行前再自掏腰包給馬匹喂飽了,不敢讓馬匹半路就停下來,把皇上一人晾在那;或者是皇上被叛軍包圍,要去皇上首級,奴才先連滾帶爬地上前去,低聲下氣地和叛軍打招呼,能不能放過我家皇上?我給他填上這條命;亦或是皇上哪一天不高興了,做奴才的先給自己倆耳光,然後責怪自己,怎麼連皇上生氣了都不知道,怎麼連皇上是因為什麼而生氣也不知道,怎麼連皇上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氣都不知道,皇上氣壞了身子怎麼辦?
能做到這些,把皇帝感動得死去活來的,沒準人家死的時候就不用你陪葬了。
當初喊改革開放的是一群人,現在日思夜想寢食難安地怕文化入侵的還是那一群人,賀炎搞不懂這是在做什麼,硬生生地把人們本來就沒意思的生活變得更加無趣,也怨不得醫院精神科近幾年人滿為患了。
而話題回歸一開始的,賀炎除了那三部小說是在網絡上看的之外,其他的賀炎全都是買的書,從看網文到買實體書,中間總共有至少一年半的真空期,現在的賀炎已經不太能堅持在手機上看小說了,喜歡的話基本上都是會買實體書的。
因為賀炎有一種不知名的感覺,總以為在手機上看小說,那些付費的章節不保值,就像一個投資廠家怕手底下投資的項目倒閉一樣,夜不能寐,就怕第二天起來看的時候書都沒了,花的那麼些錢打水漂,隻剩下了心心念念的後續和結局,但如果是會給什麼免費的特權或者發一些什麼限免卡的話,賀炎是絕對不會說什麼的,畢竟免費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而賀炎看的那三部小說就是找的免費軟件看的,因為沒錢。
所以賀炎總覺得文字的魅力是很大的,就像網絡上常說的:貧窮限製了我的想象,但貧窮也保護了我不受網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