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房間的周倩開始還生氣隋沐楊欺騙她,其實她並沒有刨根究底的意思,隻是幾年打理錢財的習慣讓她對此頗為敏感。

隻是,待她冷靜下來之後,才慢慢回過味兒來,總有一些東西的價值是不能以銀子來衡量的,比如說交情?亦或者說承諾?

所以...

同時,周倩也在心裏不斷的告誡自己,師弟已經是掌門了,他尊重自己這個師姐,但自己卻不能亂了尊卑,掌門做事,是不需要給自己彙報的。

正是有了昨晚的反思,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這番對話。

隋沐楊被問的一怔,半晌才點了點頭,算是認下了二師姐的猜測,畢竟,他隨後還準備再買一些低端貨,來充作門派的製式兵器,總的找一個靠譜的貨物出處吧。

而隨後和二師姐、四師妹對幾把龍泉劍的交談,也算讓隋沐楊對這個世界的鑄劍技藝有了新的了解。

和後世的材料工藝比,這個世界無疑還差得遠,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長處!

利用特種金屬,運用特種技藝,這個世界的鑄劍師也能鍛造出品質極佳的兵器,甚至,相比於後世的工業品,他們手工鍛造的兵器對武者真氣、真元的導通性還要強得多!

而這一點,對已經能夠真氣外放的(後天)大圓滿之後的武者尤為重要!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每一擊,兵器上都會附著上真氣,從而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用。

當然,及至宗師,武者神魂真氣合一,削金斷玉,那個時候,兵器不兵器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除非是神兵,不然,與宗師而言,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空手的,比如邪王。

隻是,江湖上雖然有著神兵的傳說,但二師姐周倩卻並不了解,她所知道的也就是常常和‘神兵’一詞一同出現的‘利器’。

利器也稱名劍,當然,這是因為現在的江湖,使劍的人多;

與隋沐楊所在的現代社會不同,這個世界對劍(兵)器的評判,除了他熟悉的硬度、韌性、彈性、重心、鋒利等等參數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指標,那就是對真氣的導通能力。

按二師姐周倩的說法,金屬本來就是真氣的導體,隻不過導通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損耗。

其實仔細想想,有損耗才是正常,要不然,誰會空手?傻子麼?既然借用了兵器的長度、鋒利,就肯定要犧牲點什麼,現在隋沐楊明白了,犧牲的就是‘血條’。

所以,什麼劍氣劍芒什麼的聽得賊帥,但實際上,真正的高手都是含而不放,其實這就是對真氣的控製能力、利用效率(劍氣劍芒甩出去就收不回,消耗太大)。

正是因為兵器的兩麵性,才造成了兵器的分級。以這個世界最出名的兵器製造宗門鑄劍閣為例。

他們將利器分為了三個級別,在硬度、韌性、鋒利等基本要求都達標之後,

他們將對真氣導通能力達到百分之五十(損失一半)的兵器稱為三等利器,達到百分之七十就為二等,而一等更是要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達不到這個標準的都是普通兵器,當然普通兵器的差別也極大,有隻有十幾的殘次品,也有四十多接近五十的準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