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儒門聚會,清風四句(1 / 2)

初五,儒家九院年青一代聚會,薑墨白邀請隋沐楊一同前往,其實說是年青一代,但現場來人的年紀,放前世都可以當他爸了,但是沒辦法,人榜級在大勢力中就是年輕一代。

而人榜上的武者,隋沐楊或許是最年輕的,其實這也是儒門看重他的原因。武道固然不講究‘跑得快’,但是現在,他很明顯是跑的‘又快、又穩’,那就不一樣了!

薑墨白也是先天,這點隋沐楊是早就知道的,所以,現場這一大幫學士、大學士也都是和他平輩論交。

儒門,其核心實力,並不是像徐縣令、蒙學正那樣的文官,也不是如衛仲道那般的九院學生,他們真正核心的是儒門九院裏麵的教諭。

教諭分學士、大學士以及大儒;不過,這三級雖然是儒門十脈學問的分級,但同時也是與實力息息相關的。

這裏畢竟是武道世界,儒門十脈學問,歸根究底還是為了武道服務的,故而在儒門九院,學士、大學士一般都是先天,隻有純修武道的才會是宗師,但這種在儒門一般被稱為護法,是偏門。

而大儒既可以是先天也可以是宗師;但走正統儒道,不成大儒一般是成不了宗師了,因為,成就大儒,需要立心,而儒者立心其實就是儒門武者凝聚武道真意的前驅。

儒門裏麵先天武者固然不少,但人榜級高手卻隻有兩位,一位是隋沐楊之前有過一麵之緣的聖人院學士沈明軒,而另一位則是排名僅在他之後的東北書院大學士劉岩。

劉岩長相偏老,而且也是人榜中歲數最大的,今年都五十九了,而人榜的年齡限製是六十歲以下,故而明年他就要自動退榜給年輕人讓位了。

隻是如此一來,整個人榜一百位先天精英,偌大的儒門居然就隻剩下了沈明軒這一根獨苗了。

其實,這便是儒門的常態,儒家教化天下,最強調修心,故而他們才開創十脈學問陶冶身心,隻是,修心的儒者、書生,其戰鬥意誌嘛...

所以,儒門可以在宗師、大宗師這一層傲視群雄(尤其是大宗師,不拚戰力,隻看人數),但在隻看戰力的先天人榜...空有數千先天,但能上人榜者寥寥無幾。

所以,現場先天雖多、也都是陌生人,但隋沐楊這個儒門夥伴(身世還沒有暴露,薑墨白介紹的是薑家的朋友)人榜級高手還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即便是跟著他一同前來的五師弟陸明,在眾人的‘不看僧麵看佛麵’的照顧下,也能遊刃有餘的跟一幫隨長輩前來見見世麵的‘少年學子們’高談闊論。

品茶、品酒、談詩、論畫,氣氛很是融洽,然後在一幫書生或有意或無意的起哄下,隋沐楊也被問及‘對儒道、對讀書人的看法’。

這一刻,有點被靈酒衝昏頭腦的隋沐楊驀然想起了前世看過的無數‘儒道流裝逼小說’,麵色一振,無比鄭重且擲地有聲的昂聲道:“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橫渠四句,是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在這個武道世界當然是沒有的,這個世界的儒聖固然極其巧合的姓張名橫渠,但隋沐楊很確信,他老人家並沒有說過上麵這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