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還是很難過的,她心裏覺得委屈,又不知道怎麼說,想了半天說了一句:“媽媽,我尊重他。”
這件事情過去以後,小僧真的就不再去蘇叢家裏了,但是她會和幹媽幹爸打招呼。大人們也都知道兩人的小插曲,隻當是小孩子鬧脾氣,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可是事情好像不像大人預期那樣發展了。小僧見到蘇叢會叫一聲:“叢叢哥哥好。”
通常蘇叢聽見她喊他,他就會回一句:“小僧好。”說完後就人誰也不理誰了。各自玩各自的。也不交流。大人們帶他們倆出去玩兒,他倆也不會單獨在一起玩兒。好像熟悉,又好像陌生。後來大人們也都勸他們兩個。一個說:“我喜歡安靜,不想和別人玩兒。”另一個說:“我尊重他。不去打擾他。”再後來大人們看一直勸沒有結果,也就不再勸了,也就不管了。
慢慢這個事情也都沒人去在意了,都想著順其自然算了。畢竟兩家人的感情還是好的,大人對小孩還是都很照顧的。
小僧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倔強,她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就會做到。說了不去打擾就肯定不會去找他。除非他主動低頭認錯。蘇叢也是個倔強的孩子,兩個倔驢遇到一起,這樣的關係是很難出現轉機的。 好在兩人本來也不是一個班級,對彼此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各自在各自的班級裏都有朋友。
小僧上了幼兒園以後就跟自己班級的小朋友打成一片,玩的很好,男生女生都很喜歡她。其中有個叫言玉的男生活潑開朗,很受班級小女孩的喜歡,小僧也不例外。小僧也很喜歡和他一起玩兒。言玉長得白白淨淨的,他的媽媽很會打扮他,給他染了頭發,穿的衣服都很韓範,酷酷的。又很愛講話,所以很招人喜歡。不過他就對小僧一個人好。自從知道小僧的名字以後,每天一下課就喊:“張小僧去玩兒滑滑梯了,張小僧去玩旋轉木馬了,張小僧去操場跳房子了,張小僧去蕩秋千了,張小僧.......”
小僧呢,也很喜歡和他一起玩兒,他很會逗女孩開心。整天逗得小僧咯咯咯的笑個不停。每天倆人還一起放學去坐校車。他們兩個不是一個小區,不過和小僧他們小區離得不遠。倆人每天都坐一起。小僧偶爾在校車上看到蘇叢也會說一聲:“叢叢哥哥好。”然後蘇叢說“小僧好!”或者是“嗯”一聲就不再說話了。
有一次,言語問小僧:“張小僧,你每天坐車的時候打招呼的那個男生是誰?他怎麼總是那麼高冷呢?整天也不說話,他在哪個班?”
小僧說:“他是我幹哥哥,他爸媽是我幹爸幹媽。我爸媽是他的幹爸幹媽。我們是鄰居,也是親戚。哈哈哈!”她說完覺得都把自己給繞暈了。
言玉說:“你都把我繞暈了,這麼複雜的關係嗎?哈哈哈哈!”
小僧聽言玉說完,笑了笑也不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