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強一家的到來讓張義華家顯得更加的熱鬧了,言玉和張小僧在幼兒園是同班同學,玩兒的很好,每天下課兩人還總是約著去玩耍。蘇叢不愛說話,自己在客廳邊上看小僧的小人書。也不知道他看的什麼內容,一會兒神色緊張,一會兒緊鎖眉頭,一會就眉頭舒展。仿佛屋裏就他自己一樣。言玉和小僧倆人在那搭積木,有一搭沒一搭的還說著話。不時的傳出嬉笑打鬧聲。
董曉梅看到這個情形,就知道自家兒子沒戲了。以後小僧這丫頭肯定看不上自己家兒子了。就他兒子那木訥樣子,就是她作為媽媽都覺得他無趣。更別說年輕的小姑娘了。可是怎麼辦呢,畢竟是親生的兒子。她能做的隻能是拚命的對小僧好。希望小僧以後看在自己的麵子上多看自己兒子幾眼了。興許長大就看上了呢。
幾個女人聊聊美容,聊聊養生,聊聊孩子小時候的趣事。客廳的場景很是和諧溫馨。
書房裏的幾個男士聊著政治,聊著工作,聊著社會新聞。言強也告訴張義華和蘇軍他和張家爺爺的一段往事。
那時候言強上高中,自己的父親去世了,媽媽也心情不好,家裏失去了頂梁柱,也是整天抑鬱寡歡的。也不上班工作,言強上高二的時候差點輟學了。因為家裏沒錢。那時候就是張家爺爺給他拿了兩年的學費。又給學校也申請了一些貧困補助。才勉強讓他讀完高中考上了大學。所以言強一直很感激張家爺爺和張家奶奶。說到這段往事,張義華突然想起來為什麼他上高中時候他爸爸給他的生活費都少的可憐了。原來是因為把錢給言強了。
言強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的,畢業後就去了南方,剛也趕上了深圳那個時期的飛速發展,所以掙了不少錢,回來就開了Z市最好的私立學校,還在學校設立的助學基金。對於那種家庭條件不好,又有上進心學習的孩子提供經濟支持。他的學校是Z市最好的私立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都有。聽說還很不好進呢。都是要經過考試才能考進去的學校。學校不管是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是數一數二的。
言強和張義華,蘇軍都是年齡相仿的事業型男人碰到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工作和時事新聞什麼的話題。之前就說張義華是個技術型的理工男。他們幾個這次的談話也為後來幾個人的合作算是牽了線搭了橋了。
快到中午的時候,張義華說:“難得今天這麼熱鬧,我們在家裏吃火鍋吧,天冷吃火鍋暖和,我家過年也有很多菜,都別嫌棄。哈哈哈。。”
言強說:“我們不請自來才要別介意呢,我也是回來以後一直在打聽張老師的情況,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前幾天我去了老師家鄰居說他們來兒子這邊過年了,一問才知道原來就是我兒子整天說的小僧的家。哈哈哈,真是太巧了。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呀。這真是緣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