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看男生走遠了,就對言語說:“你幹嘛?人家就是來跟我交個朋友,你至於嗎?看我看這麼嚴?我以後找不到對象了,你負責呀?”
言語說:“我負責我就負責。”
小僧聽了言語的回答沉默了好一會兒說:“別胡說八道。我不需要你負責。我自己能找到對象。”
言語知道小僧害羞了說:“我的意思是我幫你找對象,你激動個什麼勁兒?”
小僧聽到他這麼說瞪了他一眼說:“不跟你廢話 ,回家。”
言語看著小僧生氣的樣子,嘿嘿笑了,他現在越來越喜歡逗她了。
也許言語對小僧的喜歡大人們都看的出來,隻有小僧一直以為是兒時的友情。言語每天送她放學,接她上學,真的是對小僧很好。甚至小僧生理期他都能看出來。並且給她帶熱飲,不讓她喝涼的。每個月都會監督她七天。不過小僧那個神經大條的卻並不明白。
小僧和蘇叢的關係也有所緩和,所謂的緩和也就僅限於蘇叢在他家跟小陽玩兒的時候,剛好碰到小僧有不會的題目去請教蘇叢,蘇叢能耐心的解答。
蘇叢在學校屬於高冷男主的範。他不像言語那麼俏皮開朗,身高和言語差不多,他也喜歡籃球,不同的是,他們學校的看台上沒有喜歡的姑娘在等他。他每次打完籃球就是自己背著書包回家了。獨來獨往。
蘇叢學習一如既往的好,到初三第一學期的時候,就已經被實驗高中保送到了高中部,壓根也沒參加中招考試。
小僧和言語倆人是通過考試考上的實驗高中。蘇叢比他們大一屆。算是師哥。言語和蘇叢的交往比以前親近了不少,經常一起打籃球。小僧還是習慣的等著言語。蘇叢每次看到在看台上等著言語的小僧,都有一種莫名的煩躁。不知道自己在煩躁什麼,就是覺得他打球的時候,不能專注,總是會不自覺的往看台上看。去尋找看台上那個小小的女生的身影。
有一天,言語和蘇叢打完球很累,躺在籃球場的地上休息,蘇叢問言語說:“言語,你對小僧是什麼感情?”
言語平靜的說:“不是發小的感情,不是同學的感情,也不是朋友的感情。”
蘇叢說:“那是什麼感情?”蘇叢問這句話的時候,就是奔著打破砂鍋問到底來的。
言語說:“現在還小,不能談感情,就當發小,以後我希望是別的一種情感。”
蘇叢說:“言語,你比我幸運,你能陪她這麼多年,我覺得我錯過很多。”
言語覺得蘇叢話裏有話,他知道蘇叢是喜歡小僧的。隻是他錯過了那麼多年,想要彌補遺憾修複感情,很難。言語也珍惜和蘇叢的友誼,不過感情是雙向奔赴。不是一廂情願,小僧愛誰,要讓她自己說。別人幹預不了,而且她也很固執。不會輕易接受,也不會輕易放棄。她就是個又好相處,又很難走進她心裏的一個人。想要讓住進她心裏,讓她真的接受你這個朋友,真的需要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