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少年項羽的學習之路(1 / 2)

至此,天幕的播報暫時告一段落。

萬朝眾人都開始各幹各的事,修廟宇的修廟宇,清餘孽的清餘孽。

秦朝,秦始皇時期。

韓信,項羽,蓋聶先一步被找到,也可以說是先一步送上門來。

剛到皇宮,他們收到了一份大禮。

韓信得到了一把十分精細的青銅劍,以及一個頂級劍客作為師父。

至於項羽一家,則是直接麵見了秦始皇。

“之前的一切,朕都不與你們計較,夏無且,先為項羽看看。”

心裏想過很多種開頭,但是項羽一家都沒有想到是這樣。

不是生氣,不是商量,不是治罪,居然是先關心項羽的身體。

不得不說,嬴政這一步棋走進了三人的心。

確認沒有大礙之後,嬴政示意趙高將一枚虎符交予項羽。

“你已十三,手下的士兵自己找,自己帶。”

若是別人,也許會認為嬴政在為難他。

不過這是項羽,最年輕氣盛的項羽,自是直接應下。

“皇上,臣有一事稟明。”

為了項羽,項梁已向嬴政俯首稱臣。

“說。”

還以為項梁要說什麼,結果是對項羽的控訴。

從小,雖然項梁被仇恨蒙蔽,但也沒有忘記對項羽的文化教育。

然而項羽就像現代不愛讀書的孩子,看到那疊竹筒就頭疼。

先讀儒家的項羽一目十行,撂下竹筒,留下兩字評價:迂腐!

再讀道家的項羽還是一目十行,又撂下竹筒,留下四字評價:玄不靠譜!

又讀法家,這下還是一目十行,不過還好,這次評價較多,用大白話來說就是:

法怎麼樣是人決定的,人不遵從法律,無論法律多殘酷,也沒有卵用;

所以事情怎麼樣也是人決定的,無論再謀劃,能不能幹還是人說的算!

至於最後的橫縱家,項羽則是直接把竹筒扔了,這次他更加有理:

大丈夫頂天立地,憑得是信用立足,怎麼能夠學這種忽悠人的玩意兒?!

我就算是戰敗,從這裏跳下去,我也不會這個鬼東西!

想開了的項梁已經放飛自我,項羽和鄒靜都拉不住。

像是要將之前受到的氣都吐出來,項梁開始繼續吐槽。

讀書不行?沒事,還有武。

想讓項羽學劍,沒學幾天,又把劍撂下了。

balabalabla說了一大段,大致意思就是他不要按套路出牌,要用絕對力量碾壓。

這兩下給項梁整的,都快自閉了。

對於鬱悶的項梁,項羽則是輕飄飄一句:“書以記名,足矣;劍最多敵百人,不足學;要學,我就要學萬人敵。”

好嘛,那兵法總得學了吧?

聽到這話,項梁立即重振旗鼓。

要學兵法,自然是要看《司馬法》,《孫子兵法》,《吳起兵法》。

為了讓項羽感興趣,項梁還特意天天給他講父親項燕帶領楚軍的英雄事跡。

結果,看的差不多的項羽,又不肯學了,這下就真的把項梁氣了個半死。

怕項梁氣厥過去,項羽又解釋道:“這些東西讀來讀去就是那些東西,我大致知道就差不多了,等真正打仗了再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