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招攬(2 / 2)

尹禮打個哈哈,大聲笑道:“哪有此事,是孫將軍膽子太小,自己多心了吧。”

孫觀聽了大怒,在城上指著尹禮的鼻子罵道:“姓尹的,你還當我怕了你不成,來來來,我與你戰上三百回合。”一邊說著,一邊下城,又叫手下人取他兵器,又叫牽馬。徐壽也不攔阻,跟著下城上馬。

城門大開,孫觀挺槍殺氣騰騰奔出來,望尹禮便刺。尹禮素知孫觀勇猛,不敢怠慢,回馬避開。

高順將孫觀的兵器格擋住,對孫觀道:“孫將軍息怒。我等既然一同效力溫侯,如今大敵當前,怎可自家先鬥起來。”

孫觀和尹禮聽見“大敵當前”四個字,同時一怔,問道:“怎麼?”

高順道:“曹賊親統大軍殺奔徐州而來,溫侯特命我來聯絡各位將軍,商議一同抗敵。”

徐壽心道:“呂布快要掛了。”

高順忽然發現孫觀身邊站著一員小將,濃眉直鼻,身軀矯健,英武不凡,凜然透著一股殺氣,問孫觀道:“這位是誰?”

孫觀道:“這是我新收的兄弟,姓徐名壽,字——”說到字,才想起來自己也不知道,扭頭去看他。

徐壽沉吟一下,道:“草字元英。”臨時給自己取了個“字”。

高順又將徐壽打量了一遍,道:“我觀元英兄弟氣宇不凡,非但能武,且尚能文?”

徐壽心想自己好歹還算是個大學生,自貶成文盲太也掉價,便道:“粗識幾個字罷了。”這樣他日高順一旦考校起自己的古文古字,“粗識”便大有可搪塞之處。而且古人做什麼都喜歡謙虛,尤其是文人,自稱起來往往是“略懂……”而帶過,其實往往越說“略懂”“粗識”的,往往越有學問。

果然,高順看他的神色又恭敬三分,居然還拱手道:“失敬、失敬,原來元英兄文武全才,那可當真是難得啊。”

徐壽拱手還禮:“不敢,不敢。學淺識薄,登不得大雅之堂。”心中竊喜:“一個‘粗識’,竟然就讓自己從‘弟’字輩的躋身‘兄’字輩的,看來這個時代的人對學問和讀書人還是相當看中的。”

高順道:“元英兄不必過謙。目下奸臣當道,國家正值危難之際,似兄這般人才,正該出來報效國家才是,怎麼屈伸草莽?兄若不棄,高順願代為引薦溫侯,一同為國除賊,匡扶漢室。”

徐壽聽了,心中冷笑:“跟著呂布便是‘匡扶漢室’嗎,這個時代人人都把‘匡扶漢室’掛在嘴邊上,真正去這樣做的又有幾個?”

高順見徐壽冷笑不語,驚愕道:“怎麼,元英兄覺得有何不妥?”

孫觀在一旁聽了半天,對高順堂而皇之的挖牆腳深為不滿,插嘴道:“高將軍,咱們進城再慢慢商議。”

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