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母推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浙江省桐鄉縣義烏鎮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和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任文化部部長,主編《人民文學》雜誌。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83年起陸續出版的40卷本《茅盾全集》,收錄了他的全部文學著作。
母親陳愛珠在家鄉有女丈夫之稱,茅盾其弟沈澤民曾留學蘇聯,回國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茅盾的母親在家鄉的聲譽是很高的,以賢妻良母的風範撫育兒女,以開明通達的態度啟迪兒輩的愛國情操,給後世留下了完美的光輝形象。
教子故事
茅盾十歲時,父親去世,撫養和教育子女的責任全部落在母親陳愛珠一個人的身上。母親是一位性格堅強而有遠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她毅然決然地獨自一人擔起了養家教子的重擔。
陳愛珠勤儉持家,含辛茹苦,把父親遺留下的微薄積蓄全部用來供茅盾兄弟倆求學受教育上,使茅盾兄弟後來都進入了浙江省立三中讀書。在校時,茅盾的國文成績出類拔萃,澤民的數理化成績名列前茅。
兄弟倆喜歡看書,寒暑假中,他倆愛看《三國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等古典名著。有些愛管閑事的長輩對陳愛珠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些圖書少看為妙。”陳愛珠卻說:“看這些書沒壞處,至少可長進國文知識,還可以曉得社會上的事。”
茅盾中學畢業後,報考了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就是文法高三科,這是茅盾向往的誌願,可是這個誌願與父親的遺囑有悖。原來父親逝世前,立下遺囑,要兩個兒子將來學理工科,理由是:第一,國家要振興實業,需要理工人才;第二,萬一亡國,有了理工這個本領,到國外也能謀生。而如今,茅盾違背了父親的遺願,怎麼辦呢?他思前想後心裏十分矛盾。最後鼓足勇氣,把報考文科的想法如實地告訴了母親。
陳愛珠聽後,緩緩地說:“你父親要你學理工,是為了振興國家,今天你要學文,也是為了振興國家,目的是一樣的,不能重理輕文,你考文科,我支持你。”
母親的支持,終於使茅盾走上了學習“文科”的道路。
茅盾考進北京大學文科僅幾年,弟弟沈澤民就考上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陳愛珠聞訊,十分高興。那天,她與茅盾一起,送沈澤民到南京上學,路經上海時,她特地跑到書店,給兩個兒子各買一套《西史紀要》、《東洋史要》等曆史書,諄諄囑咐他們:“要幹一番事業,不能不懂世界曆史和中國曆史。”
1920年,沈澤民準備從河海工程專門學校輟學,同張聞天一起,東渡日本去東京帝國大學半工半讀,一邊學習一邊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陳愛珠見小兒子中途輟學,很不高興。茅盾兄弟倆說,父親在遺囑中不是說,中國大勢,除非有第二次變法維新,否則便要被列強瓜分嗎?澤民中途退學去日本留學,正是探求救亡之道,以迎接“第二次變法維新”呀……母親聽後,覺得在理,便決定支持兒子的行為。
沈澤民臨出國前,母親陳愛珠從自己的箱子裏,顫巍巍地拿出一個布包,慢慢打開,原來裏麵是一千元大洋。她對兒子說:“這原來是我準備為你結婚用的,現在給你用做出國的學費吧。”
1921年春天,沈澤民從日本歸來,由茅盾介紹,參加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當時陳愛珠已從鄉下搬到上海,與兒子們生活在一起。她深知兒子們在幹“大事”,因此每當茅盾出去工作時,她就搬了張椅子,坐在門口守候,不管多晚,她都守著,鍋裏給他們留著熱的飯菜。
1938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大舉進犯上海,茅盾要轉移到大後方去,兒子希望母親一道走。陳愛珠卻冷靜地對兒子說:“我這把年紀了,你們這一去千山萬水,我會拖累你們的。你們別管我,隻管放心去吧!”送兒子上了輪船後不久,她自己就回到了故鄉烏鎮。
1940年4月7日,這位慈愛而又堅強的母親因病去世,終年66歲。
母親賢明可敬的品德,給茅盾兄弟倆很深的印象和有力的鼓舞。茅盾常說,“我的母親還是我的老師”,並經常寫詩讚揚母親。
專家品析
茅盾的母親是一位通達事理的母親,從尊重兒子的人生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她不但是一個偉大而堅毅的女性,更是位睿智的母親。她不但是茅盾兄弟的嚴師慈母,也是我們家長借鑒學習的榜樣。
茅盾能夠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巨匠,這和他母親從小的影響和啟蒙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茅盾母親比較注重他的文學方麵啟蒙的閱讀教育。對於青少年的教育問題,讀書,不但可以收獲間接的理論知識,更是啟蒙他們高尚自身思想情操、提高學問素養必不可少的內容。良好的讀書習慣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從中也可收獲和積累做人道理的間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