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域玫瑰(1 / 2)

“洛州刺史府”

洛州府衙大門前,一座高大的門樓呈現在麵前,門樓上書“洛陽首府”四個大字,門樓後邊便是府衙大門,大門的匾額為“洛州刺史府”五個金黃大字。進入府衙大門,往前幾十步便是儀門,跨入這扇儀門才算真正的進入府衙。

儀門後麵是一處空場,兩邊分別是一排建築,皆數是府衙的直屬部門,東側分別有吏、戶、禮,西側的則是兵、刑、工,“六部科”各科的工作分工非常明確。

吏科是對官吏的任用、考核或調動。

戶科則是管理糧銀、民政、財政。

禮科則是禮儀、慶典、科考、祭祀等。

兵科負責的是地方兵差,兵役等軍政體係。

刑科負責的就是全州的刑事預審複查,各縣送上來的刑事大案都要經過這裏送交刺史,後再由刺史上乘皇帝朱筆定奪。

工科管的是水利、起蓋城池、衙門建造等。

六部科乃刺史府直屬辦事機構,直接建在大堂前的東西兩側,過往辦公的人員來回穿梭,絡繹不絕,見了徐文泰都迎上來躬身見禮,徐文泰等人則是以禮相還。

過了六部科前的空場盡頭便是大堂,大堂的正中間上懸掛著(公正廉明)四個正體大白字匾額,匾額下方便是刺史府的案台了,刺史老爺的座椅後麵的壁畫是一輪紅日由波濤洶湧的海麵升起,光芒四射。

案台兩邊放著“肅靜”、“回避”儀仗等,大堂作為這裏職權的象征,也是府衙內規格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是刺史發布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公開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案台屏風後麵,有一道門連通著後院。

一進後院看到的便是二堂。二堂這裏也是初審案件、商議判決意見的地方,同時也審理一些不宜公開審問的案件,還有就是刺史處理一般公務的地方。

二堂大廳屏風後麵還有一門走過這裏便到了三堂,這裏才算是刺史徐文泰的家,衣食起居之所。正中間一座“靜心堂”,府衙大小官員開會,商議事情的場所,兩側為東西花廳,乃平時會客之地與宴請來賓的地方,如果有案件,事關機密,也會在靜心堂這裏審聽,同時也是招待上官之處。三堂裝飾都較為華麗,也有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再後麵就屬於是後花園,府衙後門的所在了。

狄仁傑與徐文泰來到了這西花廳內。徐文泰便吩咐下屬,暫將二嫌疑人關進大牢內,把屍體讓人送去隔壁仵作間,進行檢驗。

吩咐下人端上香茶,再備酒宴,喝茶期間徐文泰從主座位上下來,踱步在堂前,愁容滿目。

狄仁傑觀其滿腹心事,一時難以理解,放下茶水起身問道:徐大人,下官看您心事重重!莫非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成。?

徐文泰仿佛沒有聽到,反而轉身回到座位上坐下,倒是用詫異的目光盯著狄仁傑。

徐文泰這一番操作下來,把狄仁傑弄得一頭霧水,站在那裏二人四目相對不知所措了。

狄縣令,請坐呀,喝茶,這可是陛下禦賜的上好普洱,請品嚐,如適合你的口味,本州這裏還有多餘,稍時我讓人給你打包一些帶走。徐文泰伸手做請,示意狄仁傑歸坐品茶。

狄仁傑重調心態,麵露微笑的謝過後,回歸座位,端起茶杯先是在鼻下嗅探了一下茶香,小抿一口。滿意的說道:貢茶果然醇香怡口沁人心脾。

話一說完。徐文泰滿懷欣喜的喊來下人,吩咐下去給狄仁傑去打包茶葉了。

下人走後,徐文泰又把話題扯到了狄仁傑何時起身上任上。

狄仁傑從中理解:看來這個徐文泰並沒有讓自己留下來偵辦拐賣人口與客棧殺人案上的意思。

狄仁傑又一想:這也不奇怪,或許這位刺史大人他有著自己的一套辦案體係,再者他乃洛州刺史從三品封疆大吏,何須讓外方下屬一個芝麻大小的七品縣令來參與本地的案子呢,拿自顏麵來講,這一點徐文泰就磨不開麵子。

刺史大人,下官打算明日一早就動身,必定延誤了赴任日期,遠非是我狄某能夠承擔的起的責任。狄仁傑越想越不明白索性把先前的意思遮蓋,以觀後續。

也罷,本州以將濮陽上一任的舊檔和你的隨行文書整理出來了,現就在長史邱大人那放著。今日你就在我這裏住下,明日本州親自送你出城。現在的徐文泰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跟自己在這裏閑談,把客棧殺人案的事拋到了腦後。

話說道這裏,天已近晌午,徐文泰的管家安排好了酒宴,過來請他二人。

狄仁傑主仆二人貪圖涼爽夜間趕路直到現在也就狄秋睡了一覺,此時的狄仁傑,眼皮好似千斤重,困意襲來,但他隻能強製支撐著意識,因為這是在自己的上司麵前,他狄仁傑不能失了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