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衛子夫進京(1 / 2)

秦檜的死亡,讓朱振華再次獲得了大夏的民心。

“政治部主任”董仲舒與“宣傳部委員長”王承恩更是緊跟時事,將朱振華向整個大夏狠狠地鼓吹了一波。

董仲舒甚至編寫了一首童謠。

“三鼠亡,糧倉滿;天帝至,萬物旺。”

朱振華拿到這首童謠,喃喃念了一遍,朗朗上口。

從內容上看,又是在歌頌皇上,神話皇上的。

“不錯,不錯,董愛卿這首童謠可真是一絕。”朱振華拍著董仲舒的肩膀,心中十分高興。

童謠作為古代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可以在不斷的重複傳播中強化百姓的認知。

甚至是對百姓進行洗腦,從而達到某些政治目的。

三國時期,洛陽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長安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這兩首童謠都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三國的政治走勢。

朱振華作為穿越者,更知道,被童謠洗腦會有多大的影響。

而且古人思想封建,內心更相信帶有神話色彩的童謠。

“整活還得看董仲舒啊,漢武帝能夠如此專政,董仲舒絕對是第一功。”朱振華看著董仲舒,心中暗暗讚歎。

對於這個臣子,朱振華越看越喜歡。

董仲舒見皇上喜歡,於是抱拳道“陛下如果覺得沒有問題,那微臣今日便將童謠傳播出去了。”

朱振華點頭應允。

待董仲舒告退後,朱振華又細細品味了一下這首童謠。

“三鼠亡,糧倉滿;天帝至,萬物旺。”

百姓如果聯想的話,會把三鼠與和珅、奕劻、秦檜聯係起來。

天帝、萬物也好理解,隻是這糧倉,老百姓似乎沒有得到什麼實惠。

想到此處,朱振華命王承恩道“大伴,擬旨。”

王承恩聞言,忙跑到案桌前,準備筆墨。

“雖貪官和珅、奕劻、秦檜伏法,但天下百姓苦三人久矣。”

“每每念及此處,朕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為了大夏百姓能安居樂業,朕將免稅一年。”

王承恩很快便將朱振華的話擬定。

“此次查辦這三人,國庫得以充盈,是應該與民生息了。”

王承恩看著聖旨,又想到皇上考題封官、刑場演講等政治手段,對這個年輕的帝王愈加佩服。

“大伴,速命太監們謄抄,送至各個州郡。”

“並張貼皇榜,向天下百姓公布。”

王承恩領命道“末將遵旨。”

免稅與童謠雙管齊下,天下百姓無不感謝皇恩浩蕩。

已經行至京城的衛青也得到了“百姓免稅一年的消息。”

衛青坐在馬背上哈哈大笑起來。

“弟弟為何發笑?”

衛青身後的馬車內發出一個悅耳的聲音。

衛青在馬背上笑道“姐姐,我聽說皇上向天下百姓免除賦稅一年,所以才會發笑。”

“哦?那陛下還真是位聖君呢。”

“是啊,姐姐,你看城牆下看皇榜的百姓多高興啊。”

馬車內的女子將車簾掀起,隻見那女子一襲白衣,容貌俊美。

墨發流雲般傾瀉而下,散落腰際,氣質高雅出塵,肌膚溫潤如玉,純淨的若天上謫仙。

她看著百姓們興奮地奔走相告,喜悅在每個人的臉上傳遞。

這歡樂的氣氛,大夏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