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學海良友 (一)(1 / 3)

一入學業苦似海,幸得良友數十餘。作舟同泛三年載,別時許言盡天涯。奈何當年少輕妄,回首滿眼憾淚襟。相逢卻鄙金口開,相見時難徒增傷。

人生不過一場相逢相別的鬧劇,特別是學生時期,一群朋友相聚數年,最終也不過傷感離別,當年許下的淩雲誌,美人約,不過口口之言,年少輕狂,雖然臉紅,卻是真心流露,隻可惜年少不懂事,不知紅顏知己貴,多年拚搏後,再見少時朋友,卻因為自己的害羞,死死不敢開口說出挽留的話語,再次分別又感歎良久,徒增悲傷。

初中知識,其實大都不難,唯英語爾爾。初一的時候,語數英生地曆史政治,按林星的話就是一個能打得都沒有,除了英語。初二的時候,加了一個物理,生物地理學考,其實都還好,僅僅是初中知識的話都不難。初三,沒了生物和地理,多加了個化學,也還好,隻是物理可能提升了一個難度,林星其實感覺壓力不大,直到初三下學期,參加了一個月的優錄備考,相當於緊急衝刺,所有學科都上了高中知識的難度,林星才感覺壓力山大,幾乎就差點崩潰了,不過還好最後第二次踩線考上了目標高中。

為什麼英語這麼難呢,林星分析得出,好像並沒感覺很難,僅僅是英語老師天天誇他努力,每天都在老師同學麵前說一句,搞得林星不好意思不做做樣子,每天做樣子地努力認真,早讀很大聲地背記單詞,上課很認真地聽講,課後很認真地完成作業,相比其他科目隨便就完成相比,林星在英語學習上麵確實要用功的多,但是好像成效是最低的,當然林星是無所謂的,他隻關注自己對不對得起每天的那一句誇獎,成績提升不大其實都不所謂了,林星還沒有對成績操心過。

但是呢,其實英語難嗎,不見得,林星每次一百二的卷子都能靠一百分出頭,班上也能排進前十,雖然和六班和二十二班這兩個尖子班比沒有什麼,但是在十九班裏已經算是佼佼者了,英語老師也幾乎從沒有批評過他,反倒是很多次誇獎他,可能比英語常年班上第一名的石千更多吧。比如初二剛開學的一次英語測驗,林星做的時候就把它當做一次稀疏平常的測試,其實並沒對試題有任何印象,結果成績出來了,林星就考了滿分,連石千都錯了一題,英語老師就很高興地跟班上同學講,其實這是一道他們做過兩次的試題,在暑假補課的時候做過一次,然後又講過一次,這次又做一遍,隻有林星得了滿分,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他努力,接著就輕蔑地表示大家都不如林星努力什麼之類的,林星聽得一臉窘紅,其實自己也對這套試題沒啥印象,就純純運氣好全對而已,他其實當時並不覺得自己又多努力,僅僅做了一個學生該做的事情而已。

後來他對比自己英語生涯,發現初中那會兒是真努力,真的有在認真記單詞,認真地學習語法例句,而且外因內因都有吧,他當時也想把英語學好,不讓老師隻記住他的小考成績,同時也想和黃健比一比總分成績,黃健的英語要比林星要好一點,主要每次都是聽力比林星高一點。不同一般的同學,林星總要在聽力上丟一點分,他也覺得自己英語聽力有問題,但是有時候也能像正常的同學一樣滿分,他有點疑惑,但是知道自己的發音有問題,他沒有係統地學過英語口音,不知道標準是啥,小學老師說初中老師會教,初中老師說小學沒學嗎,於是林星就這樣混過去了。

相比一般尖子生,林星英語成績真沒啥突出的,他也從不覺得自己的英語成績會成為優勢項,隻要保證不成為拉分項就行。隻是事情往往會出現意外,初二上學期快結束了的時候年級組織了一次競賽,當時因為整個年級一千三百多號人,二十六班級,學校為了治理方便就把前麵十三班分為A班,後麵十三班分為B班,競賽的內容包括語數外物,每個班派出有實力的選手去參加,十九班就出前十名的同學參加,學校就安排了兩個大會堂作為考場,B區考場就坐著十四班到二十六班的所有選手,一屋子裏人才濟濟,大家的臉上投射出智慧的光芒,林星身處其中心潮澎湃,激蕩不已。恨不得大幹一場,當然是放開拳腳,施展抱負。

第一場語文沒啥意思,唯一一個問節日的時間比較有意思,其他都太難或者很一般難度,實在沒什麼可以拿突出的分數,直接七十五分拿下五十三分,排了五六十名吧。第二場是數學,林星看題覺得還是有難度的,於是開始了他對難題的一貫做法,代零法,把未知數直接代零,結果一般都會得到特殊解,屢試不爽,這次也大獲成功,一百二的分數直接砍下九十八的高分,拿下B區第三的名次,第一名是二十二班的大佬,叫李達,這也是林星第一次聽過他的大名,一百十二的滿分,直接甩第二名十幾分,林星也流出羨慕的口水。第二名是二十六班的大佬,叫張子宇,是一個有點黝黑的壯實小夥,戴著眼鏡,像是田裏出來的大學生。林星位居第三還是有些惶恐的,畢竟他是特殊方法才有這麼高的分數,沒有啥真材實料,比前麵兩位都差遠了,不過好歹是高個子裏的矮子,林星心裏還是有傲氣的,並不覺得自己很愧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