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王陽明龍場悟道,今有王劍玟開堂授課。
所有被王老師授過課的學生應該都忘不掉這位頗有君子風度的老師,更何況他還做了林星大半年的班主任!王老師說話鏗鏘有力,即便頭上少了部分裝飾,但是仍不減他翩翩君子的風度形象。唯一一點,有時候看他就像演講家掉了幾個牙齒說話會漏風一樣,即便他在那裏激情滿滿地講課,甚至也能帶動全班的積極性,但是當林星看到他的腦袋,還是想笑,激情也消去了大半。
王老師不高的個子,也曾苦苦求學,也曾是一縣的優秀學子,後來當了老師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這一點看他禿頂的樣子完全可以信服。他不知帶了多少屆預錄班、實驗班、平行班,甚至高考班,競賽班,看似年輕的麵孔,有著深邃的眼神,不知多少閱曆才能造就如此完人。
王老師雖然嚴肅,但是很關心同學學習,還經常拉人出去開會,比如林星和當時語文成績不太好的幾個同學就被拉出去談了話,然後就聽見他在那裏巴拉巴拉地分析,配合他的一貫講課風格,林星幾個都在努力憋笑,但是王老師其實給予了他們很多建議,實質性的很有效,但是對於當時並不對語文很感興趣的林星來說,無非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你講你的,我做我的。王老師最後也看出了這幾個都不想好好學,於是直接開大拿殺手鐧,輔導練習安排,小組組隊安排,每周檢查安排,不定時抽查安排,直接把他們幾個都感冒煙了,各個都在苦笑,不過後來證明,王老師的建議還是很成功的。
隻可惜那時候的林星是真的不是很樂意在語文上花時間,受到旁邊的於學一的影響,林星就隻喜歡攻堅數學,因為於學一每次考試完排名總是班上第一,年級前十的水平,數學物理化學都幾近滿分,所以語文就相對來說不起眼了,雖然也是高手水平,但是坐在旁邊的林星就發現他每次都是在那裏攻堅數學題,這就讓林星產生了一個慣性錯覺,得數學者得天下,而且那時候林星所有成績就數學還能排在前麵,所以種種誘因下,林星寧願去學數學,在數學上麵多考點分,也不樂意學語文,而且他總感覺語文這東西其實大家都差不多,考出來的東西也是很虛無縹緲,分數總是很令人不解,這也是當時林星不喜歡學語文之一。
結果七月份的時候,當時分班結果已經出了,從每班的報名人按三次模考成績選拔九班的人選,包括麵試成績,於學一就被忽悠到了數學組,不過他當時喜歡物理,聽他說因為他數學不一定算對,但是物理不一樣啊,他結果不一定要對啊,隻要公式沒錯就行。但是數學組太想要他了,而且報名物理的也很多,當時常年穩居的年級第一的也被拉進了物理組,但於學一也隻是笑著吐槽,最後還是去了數學組。當時和他分別的時候,年級正在組織考了一場語文成語專項測驗,結果林星拿了最後一名,而於學一考了第一名,於是“一桌兩第一”就這樣出現了。當時大家都很興奮,因為這種事情根本沒見過好吧,於是林星就被語文委員笑著遞給他剪好的大條子,還一臉鼓勵地說道:“你也是第一。”
林星就有點臉紅,又覺得自己語文本來就一般,於是就厚著臉皮揮舞著大條子,結果周圍人都笑了,旁邊的於學一也湊了過來,笑著說:“給我看看。”結果林星就發現,他還是很認真看了,隻不過是笑著看了,而且發現自己的條子好像還要比他第一的條子要大一些,頓時心中成就感滿滿,更加興奮。
後來暑假結束後,於學一就離開了三班去了九班,就是那個競賽九班,裏麵都是搞競賽的,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一個班也就三四十人。都是出類拔萃,人中龍鳳。當時八個班裏挑出這麼多人,自然免不了比一比哪個班誰最優秀,結果發現三班人去的最多,有八個,直接占據四分之一的江山。班上出了這麼多競賽才子,王老師自然臉上有光,特地還在班上宣傳了一波,引得大家對那個八個九班才子紛紛投出欽佩的目光。
作為學霸於學一的同桌,林星自然引以為豪,但是最後不得不分別,林星跟他做了三個月的同桌,三個月不多不少,但是一直做同桌,當時班上就幾個才有這種待遇,不爭不吵,林星一直都以朋友的心態對待這位比他小一歲多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