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又過了幾日,連京都都從小雨變成了中雨,州縣終是出現了水患和暴亂。
宣清帝在早朝上詢問了朝臣的意見,朝臣們能說的和宣清帝所想的基本一樣。無非是派一位欽差下去開倉放糧,鎮壓暴亂,銀子流水一樣的發下去罷了。
旨意下發欽差啟程,宣清帝也就不再為此事著急費心,一邊等著水患已平的消息,一邊繼續每日流連於後宮。
水患的事讓孟家爺孫倆忙碌起來,孟亦堂在黎婉秋的幾次真誠懇求下本是想幫幫黎楚峰,但是還沒來得及行動,這邊就又出了水患,一時分身乏術,便將事情擱置了。
黎婉秋盡量不與陶怡居那位碰麵,每日謹小慎微的避著。黎家倒是給她又遞進來幾封家信,信上都是在催促她給黎楚峰想想法子。黎婉秋心中很是慌亂焦急,看到李氏一個字都沒問及到她,讓她心中難免怨恨,一時起了逆反反而不再追著孟亦堂提了。
又過了半個月,欽差的奏折回了京都。宣清帝以為是喜報,早朝上並未當回事便讓宣讀太監當眾讀了。沒想到欽差字字句句都在說水患導致的災民哄搶形成暴動,雨還在下水位不斷上漲,許多州縣怕是今年會顆粒無收。
林林總總的壞消息讓宣清帝的臉由紅轉青,由青轉黑,又由黑轉白。 龍顏大怒,宣清帝當眾搶過奏折,又看了一遍後將奏折擲了出去,正好打在了中書令黎父的頭上。
朝臣惶恐跪了一地,黎父嚇的差點失-禁當場,跪在地上抖如篩糠。
宣清帝直接下旨殺了那位欽差,全家抄家流放三千裏。朝臣一時全都大氣不敢喘,人人自危,連個為欽差求情的都不敢有。
自宣清帝上位後,朝臣就發都發現了宣清帝的脾氣十分易怒。發起脾氣來幾乎每次都會有人流血,這和原先的恭定帝比起來真是有些殘暴不仁。恭定帝雖然有些平庸,卻不會如此不分緣由直接殺人。
傳令官拿著聖旨離開文德殿後,宣清帝似乎恢複了一些。開口向朝臣發問,該如何處理這場水患。
朝臣全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敢上前出謀劃策。宣清又瞪起來眼睛,將伸手能拿到的東西通通擲向朝臣。那些前排的大臣隻能硬生生的挨打,一動不敢動。
正當宣清帝準備再下旨直接派兵去平暴亂時,孟卿良起身對著宣清帝稟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此時隻是派兵平亂等同於火上澆油。隻會讓暴亂越發嚴重,老臣雖然沒有好的良策,卻想到陛下可以發下皇榜,讓京都所有人獻計獻策。一旦計策被采納並有實用,可以重金賞賜,甚至可以男人封官進爵,女人給與誥命。”
孟卿良這些話雖然不能徹底解除水患的危機,卻也是個可試的法子。宣清帝從鼻腔裏哼了一聲,又看了一眼孟卿良,開口允下,緊接著便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