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齊靜山晚間回到齊府時,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封來自今夜子時鳳棲樓新劇-《白紅花》的請帖,齊靜山拿起請帖看了又看,向管家問道,“福叔,這份邀請函是誰送過來的?”

齊福拿起請帖看了又看,又叫來門口的小廝問詢情況,說道“二少爺,這是封邀請函是夾在一堆請帖裏麵的,門口的小廝也不知道是誰放的,看到的時候已經在裏邊了,二少爺這是有什麼不妥之處?”

齊靜山搖了搖頭,“沒什麼,福叔夜宵今天不用給我準備了,給我留個門就行”

子時,鳳棲樓

鳳棲樓京城的標誌物之一,也是最大的遊玩場所,每到晚間,都會有無數達官顯貴攜眷前往遊樂消遣,尋歡作樂。今天是初八,是大吉之日,街道兩旁掛滿了紅燈籠,整條街道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可見今日宴會之盛大。

齊靜山帶著請帖和郎泰一同進入了鳳棲樓,鳳棲樓雖然是京城最大的遊玩場所,但不是什麼下九流的風月紅街,而是聚戲曲、詩歌、舞蹈、插花琴技為一體的大型藝術場所,當然這樣毫無油水又貴的地方靠什麼掙錢呢?

答案是不掙錢!

鳳年、包興還有齊靜洲、齊靜山通過各方勢力想要探查鳳棲樓幕後的真正主人,遭到了多方勢力的阻撓,總結了一下鳳棲樓背後有皇室背景,但隸屬於哪一位皇子或者是郡王都無從知曉。

齊靜山雖是京城的商賈之後,也隻有在執行公務時來過這個地方,據經常到訪的友人說:鳳棲樓好是好,但坐在樓裏總有一種背後有人盯著的感覺。

齊靜山和郎泰轉了一圈打算找著僻靜的角落等待紀永的到來,包興向來不愛來這亂七八糟的地方,鳳年很有可能易了容但也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蠟燭熄滅,燈光漸漸昏暗。

《白紅花》講的是一對夫婦相愛多年,多年未有一子半女,二人去觀音廟祈福回來後不久妻子懷孕十月懷胎艱難生下一個男孩,妻子來不及看孩子一眼就難產去世。丈夫悲痛欲絕,將妻子厚葬,之後再未娶妻一心撫養男孩。

五年後的某一天,丈夫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跟妻子長得一模一樣的流浪女,長相相似就罷了聲音,習慣乃至疤痕都毫無偏差,丈夫覺得這個女子就是自己死去多年的妻子,開始照顧她,給她找最好的大夫治病。

最後經過多年細心的治療,流浪女子恢複了記憶,一家三口終於團聚了。

表演已經結束,人都走光了紀永都沒有來,齊靜山頓時感覺自己被騙了氣就不打一處來,下樓梯的時候撞到了一名青年,剛想低頭道個歉沒想到竟然是紀永。

紀永看了看四周,確定四周無人後,低聲道,“你覺得流浪女子真的就是妻子嗎?死去的人真的能夠回來嗎?你見過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嗎?戶部尚書的東西真的被盜了嗎?”

最後一個問題讓二人一驚,還沒等齊靜山再次追問,紀永就匆匆的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