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赴宴(1 / 1)

黎宛這個月倒是除了和黎老夫人請安外,時不時的便去黎櫻院子裏坐著陪她說說話,但是自己老是看見嫡姐安安靜靜地聽著,笑容卻不是發自肺腑。

“阿宛,一月後就是我外祖母的壽辰,剛好你及笄生辰也是那幾日,我向母親請命,讓你也一起去,到時你也可以相看相看。”黎櫻興致勃勃的說著,黎宛心中卻又五味雜陳。

她比黎櫻小兩個月,自從娘親去世後,就沒人記住她的生辰,更別說及笄了。(這裏需要提一下,庶女是不可以大辦及笄禮的。來科普一下,及笄,俗稱“上頭”或“上頭禮”。自周代起,規定貴族女子在訂婚(許嫁)以後出嫁之前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笄,即簪子。受笄即在行笄禮時改變幼年的發式,將頭發綰成一個髻,然後用一塊黑布將發髻包住,隨即以簪插定發髻。那麼主行笄禮者為主要為女性家長,由約請的女賓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結婚。貴族女子受笄後,一般要在公宮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婦德、婦容、婦功、婦言”等,作為媳婦必須具備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禮貌與女襲姿紅勞作等技巧本頌。)

庶女是極少可以參加宴席,一般家中姨娘得寵或者地位較高才會有主母或主君允許庶女去參加宴席,但是有些注重門弟的家族,是不允許庶女去參加她們家的宴席的,而且庶女的座位一般在末端,別人也懶得和庶女交際。

“多謝姐姐好意,我想著外祖母和宴席我便不去了。”

黎宛本就不想去那種場合,更何況她隻是一個庶女,誰又會看上自己呢,她們做庶女的不是嫁給年長的達官貴人為繼室,就是嫁給對家族有利的人為妾,極少數隨嫡女嫁去做媵的,哪裏就輪到她去相看了?

“阿宛,我知你在想什麼,在我入宮之前讓我為你做些事情,可以嗎?”

黎櫻垂下眼睛,不再看黎宛隻等她做出反應。

黎宛見狀,立刻笑著去拉黎櫻的的胳膊。

“素日裏,姐姐最是為妹妹著想的,如今啊這宴席我看來是必須得去咯,不然啊,姐姐該生我氣了。”

黎宛說完便和黎櫻打鬧了起來。

一個月極快便到了,不知道黎櫻對柳夫人說了什麼,竟也同意了黎宛一起去赴宴。黎老夫人因年邁不能過去,便囑托黎老爺多多照看黎宛。

黎櫻從府中出來,身著鵝黃紗裙,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步態雍容柔美,三千青絲用發帶束起,頭插蝴蝶釵,一縷青絲垂在胸前,雙頰邊若隱若現的紅扉感營造出一種純肌如花瓣般的嬌嫩,整個人好似隨風紛飛的蝴蝶,又似清靈透徹的冰雪,更像一朵盛世白蓮。

而黎宛出來,穿著一件略嫌簡單的淡青色衣裙,一根青色的絲帶纏繞在發間,薄施粉黛臉蛋嬌媚如月,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雖然簡單卻顯得清新脫俗,飄然如仙。

黎宛和黎櫻兩姐妹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讚歎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