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聽說將來能當上高貴的夫人,從內心裏也轉悲為喜,眼中的珠淚,也停止了。臉上的愁雲漸漸消退,迷人的臉蛋紅潤起來。
可見天下真正純情的烈女還是很少的。
不過這也難怪這位美女,搶婚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習俗,人們早就見慣不怪了,就連被搶者也不以為是醜事。再說了,也速該那點不比也客赤列都強。訶額侖從此對這個把自己搶來的丈夫一生忠誠,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也速該作為男人的魅力,這魅力使老婆變成了自己的終生粉絲。後來也速該被毒害,訶額侖忍受喪夫之痛和尼魯溫蒙古部離散之苦,依然堅貞不渝地守著寡,一心一意拉扯大成吉思汗和他的弟妹們,由此受到敬仰,成為蒙古族心目中的聖母。
當時忽圖剌汗老大對身邊的馬仔說:“把美女帶到後麵的帳篷裏去,重新好好收拾收拾,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們要好好慶賀一下,今天晚上就給也速該舉行婚禮。”
也速該喜出望外,欣喜若狂。那天晚上營地燃起熊熊的篝火,殺牛宰羊,大大地熱鬧了一番,部落裏的牧民直到很晚才盡興散去。也速該和那個女人舉行完儀式後,兩人手挽著手,雙雙進入了老大叫人為他們布置的新房帳篷裏。
帳篷裏一切煥然一新,在明亮的牛油燈下,也速該捧著新娘嫩紅的臉蛋,癡迷地觀看,就像觀賞一件他從來沒有觀賞過的藝術品,新娘害羞地扭著頭,也速該覺對她說:“你真是太美了,比我在草原上看見你時還美麗,叫我怎麼能不動心,怎麼能不心疼?”
這哥們還有一句沒說,就是怎麼能叫我不去搶呢?
燈光搖晃著,帳篷外明亮的月光灑遍了草原。
乘著這個機會我們就簡單說說一些也算重要的情況。
那時候的蒙古草原可以說是部落林立、參差不齊、矛盾交織、連年混戰的地方。
當時草原上部落很多,主要的就有五大部落:蒙古部、克烈部、塔塔兒部、篾兒乞部、乃蠻部,與五大部落並存的還有幾十個小部落和氏族。
草原各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情況參差不齊。其中有森林狩獵民族,稱為“林木中百姓”、有草原遊牧民族,稱為“有氈帳的百姓”、有臨近漢地的部落,已過上定居生活。從社會形態來看,蒙古草原各部有的尚處於原始氏族公社階段,有的正處於從原始氏族公社向奴隸社會轉化階段,有的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
漢人把這些草原部族劃分為“白韃靼”、“黑韃靼”、“生韃靼”、“熟韃靼”。那麼,劃分的依據是什麼呢?
“白韃靼”、“黑韃靼”是依據他們的膚色劃分的嗎?“生韃靼”、“熟韃靼”又是依據什麼劃分的呢?令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西餐牛排。“我要一份熟透了的。”“我要一份七分熟還掛著血絲兒的。”
其實,漢人是依據這些部族漢化程度的高低來劃分的。鄰漢地近、漢化程度較深的被稱為“白韃靼”或“熟韃靼”。離漢地遠、受漢族影響較少的則稱為“黑韃靼”或“生韃靼”。
比如盛產美女的弘吉剌部緊鄰漢境,已經開始過定居生活了,是一個較先進部落,即被稱為“白韃靼”;而蒙古部以遊牧為主、狩獵為輔,離漢地較遠,比較貧窮,比較落後,被漢人稱為“黑韃靼”;至於再靠近北邊的“林木中百姓”主要從事森林狩獵業,更貧窮、更落後,完全是一幫沒文化的家夥,恐怕要被漢人稱為“黑油亮黑油亮韃靼”了。
當時草原上有幾十個部落和氏族,難免會出現張三偷了李四的馬,王五家的牛踩踏了趙六家的牧草,劉大家的狗偷吃了董七家的小雞,老鄭家的小子扒了了老周家閨女的褲子……所以彼此之間你恩我怨,糾纏不清,連年混戰,亂成了一鍋粥,你砍我來我砍你,大多是彎刀幫斧頭幫的生意。經過幾百年的以怨報怨或是以恩報怨、仇上加仇,至於誰是正義的誰是不義的到最後誰也搞不清楚了,反正每個部落都認為別人都是蠻橫不講道理的奸詐小人,隻有自己才永遠是理直氣壯的是合法經營依法辦事的。整個12世紀,漠北各部一直處於激烈的互相征戰之中。不僅部與部之間,就是在同一部內的各家貴族之間也展開了極為慘烈的爭奪。他們鬥爭的目的在於爭奪財富、牧地、牧民和屬民還有美女。草原諸部就好像一群狗在打群架,法則隻有恃強淩弱、優勝劣汰,基本上沒有所謂的正義和道義,反正是狗咬狗兩嘴毛。
所以,也速該搶得老婆後不久,忽圖剌汗老大又惦記起可惡的塔塔兒部落來,決定又去狠狠痛扁這幫刁民一下。
也速該便自告奮勇,說:“老大,你就讓我去把他們搞定吧!”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