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搬救兵潼關遭暗算 投王府攔轎喊屈冤(1 / 3)

薛雷離開前敵,逢關不站,遇寨不停,非止一日,就來到潼關。他叫開城門,來到總兵府前,讓人在裏傳報。時間不長,總兵劉標親自出府,把薛雷迎進待客大廳,就要大禮參拜。薛雷急忙攔阻:“你我叔侄相稱,怎敢受此大禮?快快請坐。”劉標見薛雷如此謙恭,隻好在薛雷身旁落座。吩咐家人獻茶已畢,便問道:“薛元帥掃北以來,戰情如何?”薛雷把兵至牧羊城、北國集結軍兵,以及奉旨還朝搬兵之事說了一番。劉標說:“老薛家真是世世忠良將,代代保國臣。要沒有薛家將東蕩西殺、南征北戰,大唐的江山不堪設想啊!”薛雷說:“劉總兵過獎了!”劉標很認真地說:“薛元帥,不是末將恭維,你可聽說民間編了些什麼俚語鄉謠嗎?”“我在北疆征戰,哪能聽到中原的俚語鄉謠?請總兵指教一二。”“鄉謠說,‘薛家一根擎天柱,天塌地陷頂得住’,‘唐(糖)靠一把薛(雪),……還有許多啊!”薛雷聽罷,暢懷大笑。因為過去就聽說,劉標不貪不染,潔身自好。他剛才說的話,又親熱,又得體。所以,心懷坦蕩,就象回到自己塚中一樣。二人閑聊幾句,便一同飲起酒來。薛雷連日奔波,鞍馬勞累;今日心情歡暢,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開始用小盞。後來用大杯,三下五除二,就喝了個酩酊大醉。劉標見薛雷大醉,忙命親信把他擁到後院一問屋內,從他身上搜出了那封折報。接著,又命親信將他捆綁起來,如此這般地吩咐完畢。便獨自騎馬衝西安跑去。那位說,劉標不是好人嗎,怎麼會辦出這樣事來?有道是“浪子回頭,好人變孬”,人世間的事情,都會千變萬化呀——這個劉標,過去跟掌朝太師袁成霸沒有交往,對他的劣跡也深感憤慨。後來,他被派逢到潼關當總兵,袁成霸心中很不自在。為什麼?潼關是通過北國的咽喉要塞。他想謀害薛家將,報仇雪恥,就必須控製潼關。而劉標為官清正,又不投在他的門下。怎樣才能籠絡劉標呢?他設下了一條金鉤釣魚計——派心腹設法給劉標送禮。開始,劉標義正辭嚴,拒不收受。可是,一堵架不住百磨。磨來磨去,就把禮品收下了。俗話說,“小洞不堵,大洞吃苦。”頭一二回送來的,無非是些古玩字畫,進而送來珠寶玉器。再以後,黃金白銀也不斷流進了府中。袁成霸見劉標上鉤,便收攏手中的長線。這一天,他向李旦請旨,要查辦劉標貪贓枉法的罪行。李旦當下傳旨,派袁成霸為欽差巡檢,到渣關查辦劉標。袁成霸來到潼關,威嚴色厲,把劉標提來審問。劉標膽小如鼠,立即全部招認。袁成霸又問劉標:“你死到臨頭,還有何話要講?”劉標說:“袁太師,看來末將性命難保。隻求您手下留情,把我妻子兒女放出潼關,給他們留一線生路。”袁成霸聽罷,哈哈大笑:“現在以罪量刑,你確死未疑,你嬌妻愛子也難逃活命。不過,隻要你投在我的門中,依老夫之言行事,不但可保你身家性命,而且還可官職高升。”俗話說,“清酒紅人麵,黃金黑人心。”劉標聽說有生的希望,猶如夜半日出,喜出望外。趕緊磕頭道:“末將願為太師效犬馬之勞。”“那好,你先起來。”“謝太師。”劉標站起身來。袁成霸又說:“這件事嘛,說出來你也知道。薛家成心與老夫為仇——薛雷無辜斬殺我子,薛奎在金殿又羞辱老夫。此恨不報,死不瞑目。”劉標一聽,忙說:“老太師。薛家將個個武藝高強,末將怎能打得了他們?”“噯,不是這個意思。隻要你給我辦一件事就成。”“什麼事?”“凡是薛家將路過潼關,你趕快給我報信;凡是薛家將住在潼關,你想法把他拿住。”劉標想了想,說道:“這事嘛,我能辦到。”從此,他便成了袁成霸的爪牙。今天,薛雷來到潼關,他便施出伎倆,將薛雷灌醉。爾後,搜出折報,進京向袁成霸送信兒。閑言少敘。劉標來到太師府時,已經是深更半夜。可是,事關緊急,忙叫人往裏傳報。這時,袁成霸正在夢中。聽說劉標到來,科知有大事稟報。於是,急忙穿衣,令劉標二堂相見。劉標剛進二堂,袁成霸就問:劉總兵,你夤夜進府,有何大事?”“老太師,掃北元帥薛雷,回朝搬兵,路過潼關。已被我用酒灌醉,請您發落。”“哎,你怎麼知道他回朝搬兵呢?”“現有折報一封,請太師過目。”說罷,劉標將析報呈上。袁成霸看罷折報,說道:“劉總兵,你說薛雷該如何處置?”劉標見問,這可作了難啦!琢磨片刻,這才說道;“請太師定奪,末將不敢作主。”“嗯!你回去把他悄悄殺掉,將死屍埋在嚴密之處,再來報我。”劉標一愣:“這個……”袁成霸見劉標支支吾吾,以為他討價還價、借機要挾他便說:“劉總兵,你放心去辦吧!事成之後,老夫保你當個鎮遼元帥。”劉標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袁太師,此話當真?”“軍中無戲言。”“唉呀!不是末將度量小,我怕太師日理萬機,到時候忘了此事。”袁成霸急於打折報的主意,沒工夫和劉標磨蹭時間。便說:“我給你寫個字據。”“如此甚好。”袁成霸取過紙筆,略加思索,便寫了一篇。劉標接到手中一看,原來是這樣寫的。取下薛雷頭,官升鎮遼侯。金銀贈百兩,權且作謝酬.袁成霸劉標看罷,疊起來裝入內衣,辭別袁成霸,回潼關不提。單說袁成霸。自送走劉標,對著折報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終於想出一條陷害薛家的詭計。隻見他臨摩廬陵王的筆跡,偽造了一封假折報,又蓋了一方大印。誰的大印?廬陵王李顯的。李顯的大印怎麼落到他手呢?袁成霸早有不軌之心,暗中派人雕刻了幾方印章,李顯、李旦的都有。這叫大閨女納屎布——閑時備下忙時用。第二天早朝,眾臣山呼萬歲已畢。李旦問道:“愛卿有本快奏,無本卷簾退朝。”袁成霸上前幾步,啟奏道:“昨天半夜,廬陵王派人送來折報,請萬歲禦覽。”李旦打開折報一看:臉色頓時煞白,半天緩不過神來。眾臣猜知是因為前敵之事,都想知道個究竟。可是,誰也不敢動問。過了好大一陣,李旦才長歎一聲。說道:“眾愛卿!薛雷掛帥掃北,曾把家眷帶走。現在,兵至牧羊城,同薛剛兵合一處,已經自立為王了,並且把廬陵王也囚禁起來。為此,廬陵王派人悄悄送來折報,求援是到北國捉拿反叛,解圍教難。”文武眾臣聞聽此言,紛紛議論起來。袁成霸見機會已到,又往火上澆油:“萬歲,薛雷掛帥起兵,離朝廷一天,就斬殺先鋒.排除異己。現在自立為王,事出必然啊!”李旦沉思半天,最後打定主意:“諸位卿家。明天便議選帥調兵之事。”散朝後,文官坐轎,武官騎馬,各自回府不提。鎮京元帥馬周沒有回府,徑直來到魯王府前,也不用稟報,就來到銀安殿,對程咬金說:“老千歲,朝中有大事了!”程咬金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朝裏有事,由皇上擔著。我老程不想聽,不想管。”“您真不想聽嗎?好,那我就不說了。”程咬金見馬周要拿他一手,便問:“你既來到我府,不說也憋得慌。你少說幾句,我聽聽事兒大不大。”“好!袁成霸送來廬陵王的折報,說薛雷和薛剛兵合一處,他們自立為王了。並且,還說,把廬陵王已囚禁起來了!”程咬金一聽就急了:“這又是袁成霸的鬼主意。哼,血口噴人,陷害薛家。我問你,是誰送來的折報?”“不知道。”“折報上是怎樣寫的?”“不知道。”“廬陵王既然被薛雷囚禁,怎能把折報送到長安?”“不知道。”“唉呀!馬周,你身為鎮京元帥,怎麼一問三不知?”“老千歲,我不能和您比。在金殿以上,除了萬歲和袁太師能說話,別人誰敢開口?這事兒要知根知底,除非老千歲親自去問。”馬周這麼一說,程咬金可樂了:這個混小子,他還真會說話。於是,說道:“行!有你這句話,我就得進宮去,問他個水落石出。”馬周來魯王府,就是想請程咬金出麵,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