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修和書開墳懲奸黨 喜中悲暴死兩國公(2 / 3)

天。他長歎一聲:“唉!武後,你倒行逆施這麼些年,攪得國不得太平,民不得溫飽。今天,你的末日來臨,還有何言可講?”武則天不禁眼廚兒紅了:“李顯,你我母子一場,沒享幾年天倫之樂,盡是仇敵相對,刀兵相見。唉,這也是天意。今天,既作了你的階下囚,那就任你發落吧!”這幾句話,把李顯的眼淚也說出來了。他急忙用袍袖擦幹淚跡,吩咐一聲:“帶了下去!”“是!”軍兵應聲,將武則天押出殿外。李顯見張、武兩黨皆被拿獲,國寶玉璽又到手中,便令人給肖爾汗等人鬆綁。肖爾汗跪倒在地,說道:“皇上,我北國進犯中原,實屬不義。給大唐造成的損失,情願賠償,以贖前愆。”李顯說:“事情已經過去,不必提它。今後,北地眾國各自修政愛民,好自為之。千萬不要貪心欺天,妄動幹戈。”肖爾汗滿臉羞紅,連連點頭:“謹遵聖命。”太子肖天倫對肖爾汗說:“父王,孩兒已準備好豐盛的酒宴,請大唐皇上和貴賓一同赴宴吧!”肖爾汗說:“請皇上赴宴,聊表寸心。”李顯說:“來日方長,後會有期,今天就不再打擾了。”說罷,率眾將士,押著張、武兩黨一幹犯人,回到唐營。當天晚上,唐營大擺酒宴,犒賞三軍。席間,李旦突然說:“禦弟,你多年征戰在外,飽受辛苦。現在大功告成,請你回長安重登大寶,臨朝理政吧!”廬陵王聽了,心中一怔:想不到李旦竟會主動遜位。他也不謙讓,說道:“皇兄,你呢?”李旦早已想好退路,不假思索地說:“這次掃北雖然獲勝,難保邊關烽煙不起。我願帶秦、羅兩家小將駐守潼關,以防不測。”李顯一聽,正中下懷。含情脈脈地說:“皇兄,你要多多保重。”次日,廬陵王給李旦撥了三萬人馬。駐守潼關。自已率領文武眾臣和大隊人馬,向長安進發。李顯得勝回朝的消息。傳到長安。朝中的文武百官,齊到十裏長亭接駕,一直把李顯簇擁到八寶金殿.這就是神龍年間,唐中宗二次登基。唐中宗重登大寶,百業待興,日理萬機,不能詳述。且說這一天,李顯傳出旨意:“宣兩遼王府薛家後人全部上殿。”眾臣一聽,心裏清楚:這是要為薛家開墳報仇雪恨呀!薛家後人遵旨,都來到八寶金殿。李顯又吩咐一聲:“帶張、武兩黨!”霎時間,一幹犯人跪到殿角。隻有一個老太婆,立而不跪。不用問,她就是顯赫一時的女皇武則天。李顯把龍書案一拍:“武則天,你篡奪王位,謀害功臣。竊據李氏江山,罪行罄竹難書,本當將你三絞廢命。但是,你雖不仁,朕卻不能無義。念你陪王伴駕,也曾有功於大唐江山,死罪豁兔,罰你在昭陽宮終身軟禁,不得離宮半步!”武則天萬沒想到,李顯對她如此寬恕。急忙說道:“謹遵聖命!”接著,被人攙扶下殿。李顯豁免武則天,薛剛能同意嗎?當然他心裏不滿。但是,李顯事先已估計到這一層,先把這個意思向薛剛說了。薛剛考慮再三,也覺得讓李顯親自殺他的生身之母,確實是強人所難。再說,武則天已經年邁蒼蒼,朝不保夕,何必認真。於是,就答應順從聖意。薛剛回到府中,把李顯的旨意向全家人一說,誰敢有異議啊!所以,李顯當殿赦免武後死罪,薛家將俱都無人吭聲。閑言少敘。武則天剛剛走下金殿,又見李顯把龍書案一拍:“其他人犯,皆押到薛府,開墳祭靈!”李顯旨下,這些被綁之人,大放悲聲。禦林軍把他們推的推,搡的搡,拉的拉,拽的拽,向兩遼王府走去。滿朝文武陪著李顯,一同來到薛府鐵丘墳前。薛家世代子孫,閣府上下,都披麻戴孝,跪倒在鐵丘墳前,悲聲感天動地。接著,三聲追魂炮響,張、武兩黨的人頭落地。廬陵王傳出旨意:打開鐵丘墳。薛家盼望多年的夙願,得以實現。人人悲喜交感,哭笑間半。這時,隻聽鐵丘墳前,突然暴發出一陣狂聲大笑。大家一看:不是別人,乃是魯王千歲程咬金。他開始悲慟不已,老淚縱橫。一見殺了張、武兩黨,解了心頭之恨,頓時轉悲為喜。這一笑不要緊,突然一口氣沒緩過來,翻了翻眼珠子,“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大家急忙上前呼喚、搶救。可是,程老千歲早已伸腿瞪眼,一命嗚呼了。程咬金一死,急壞了旁邊的狄仁傑。他剛才就過分傷心,掉了許多眼淚。現在,一看程咬金突然笑死,急忙上前撫摸死屍,痛哭起來。他這樣大的年紀,怎禁得起這樣的傷心悲痛?哭著哭著,一口氣沒緩上來,隻見他身子一挺,往後一仰,也跌倒在地。眾人上前扶持。老國公也斷氣了。這就是“笑死程咬金,哭死狄仁傑”的典故。諸位,一部《薛雷掃北》的故事,到此結束。